登录 | 注册

象山有了“互联网+假日教育”

作者:□通讯员 姚 俊 发布时间:2017.08.23
中国教师报

“你好,暑假!”当学生们的暑假来临,浙江省象山县西周小学却同步启动了这样的主题公益实践活动。

“暑假第一天就要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你们不抱怨吗?”一位准备参加“亲子公益徒步”活动的女孩子爽快地回应:“不抱怨啊,是我自愿报名的。”而在她身边两位原本打算回老家的学生也说:“今年不回去了,暑假我报了三个实践项目,比回老家有趣多了!”

    做喜欢的事情,假期才有趣

在这个即将过去的暑假里,西周小学的学生们第一次体验到不一样的精彩。为了让学生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放假前两个月,校长奚赛强专门召集学校行政领导和班主任进行讨论,最终确定,让全校学生每人提交一份“暑假最想做的十件事情”,学校汇总后按照人数确定暑期实践项目,学生、家长自愿报名。

“今年学校一共确定了25个项目,有965名家长报名参与。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申报多个项目,从统计情况看,参加的学生最少报了2个项目,最多报了5个项目。”奚赛强说,“今年是第一次,经验有些不足,个别项目学生、家长报名太多,容纳不了,我们给学生做工作转到其他项目了。”

“孩子们参加的积极性很高!”二年级(5)班班主任吴琼说,“每个人都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些项目是孩子们自愿报名参加的,怎么可能不喜欢?”

周乐翾是四年级(3)班的学生,暑假他一口气报了“我们在‘益’起”“非遗传习”“跳绳打卡”“阅读打卡”4个项目,老师开玩笑地问他,报这么多项目,不是玩的时间都没有了?

“暑假时间这么长,爸妈又忙着上班,不让我出门。不多报几个项目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暑假还有什么意思?”周乐翾说。

    家长参与热情超乎想象

由于暑期实践项目是面向全校所有学生自由选报,所以许多项目都是混龄式的,这样一来,各个项目的筹备、协调、管理以及学生的出行安全,就成了摆在学校面前的大难题。

“学生和家长自己把多数难题都解决了,许多项目都是学生和家长组织策划的,教师只提供辅助支持。有了家长陪同,队伍管理和出行安全都不是大问题了。”奚赛强说,“当然,还有一些实践项目是专门针对留守儿童设的,这些项目由于家长不在孩子身边,学校安排了几位自愿参与的教师负责组织管理。”

“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高吗?”听到这个问题,奚赛强一下兴奋起来,“热情很高!出乎预料!”

他拿出一份暑期实践项目申报表,指着上面的名称说,“这个有意思吧,《安庆农村体验生活》项目是一年级(3)班家长发起的,这个班级有个学生家在农村,家庭条件不好,十几位家长自发组织一个生活体验项目,带着孩子去看望同学,同时也体验体验农村生活。”

接着,他又拿出手机打开微信群,“这是四年级(4)班学生欧可佳的妈妈,她平时在象山生活,假期会带孩子去内蒙古,遇到班级组织假期实践活动,她都会带孩子在内蒙古同步完成任务,并把照片和视频发布到班级群,随时与班级其他家长保持互动,当地的多家媒体还专门对她进行了报道。”

这位家长的举动在本校家长中也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样是父母,别人远在千里之外都那么积极,自己不积极,该如何给自己的孩子解释?

“互联网+假日教育”填补假日教育空白

其实,暑期假日实践活动只是西周小学假日教育的一部分,该校提出的“互联网+假日教育”,涵盖双休日、寒假、暑假、清明、端午、国庆等所有假期时段,内容包括体育、公益、手工、艺术、习惯培养、阅读、学科知识学习等多个方面,并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过程跟进与即时交流展示,让家长放心,更让学生开心。

每到假期,一个学生或者多人组成团体确定主题上报给班主任,班主任汇总后在班级群里公布,学生完成任务后把过程或成果照片发到群里进行汇报展示,学校也会定期汇总制作成展板供全校学生参观学习。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成长方式,非常有效。”二年级(1)班班主任胡灵巧说,“6月份,我们班有学生提出跳绳,20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学生自己给自己定好目标,绘制表格发到群里相互比、相互监督。一个星期后,他们组织了一场比赛评出周冠军,然后又组织比赛评出月冠军,整个过程家长参与度很高,最后所有人都完成了自己的目标,非常难得。”

“在开展‘互联网+假日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自律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西周小学德育副校长陈海敏说,“二年级有个学生体重超标,每次体育比赛都拖后腿,于是这个班的学生给他提出了从饮食到运动一系列建议,并且每天监督他完成。老师们知道后很惊讶,也很支持。”

惊讶的不仅有教师还有家长,在学校开展的“互联网+假日教育”中,许多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明白了教育不单单在学校,家庭、社会同样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

而借助互联网得以更好实践的“假日教育”模式,正在从他育走向学生自育。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23日第11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