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早在40多年前就指出:“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有两个重要之点: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张志公先生反复强调“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其意就是要求语文教学要突出民族性。从这一点出发,我们有理由说,语文课应该姓“语”。
让语文课姓“语”,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首先要能找准文本中的关键词语,用其导入关键句子和语段,并拓展延伸,研讨出课文主题,从而完成教学预设目标。我曾亲身经历过一个案例: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孩子们是喜欢三味书屋还是百草园?很显然,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我之所以这样质疑,完全是为了引出对百草园里景物描写段落的教学。当学生回答“孩子们喜欢百草园”后,我又问:“这一段景物描写中有没有词语能表明孩子们喜欢到百草园里去玩的?”这个问题一抛出,大部分学生都以百草园里的各种景物作为他们喜欢去玩的佐证。可其中一个同学却完全置百草园中所有美丽景物于不顾,另辟蹊径,从“光滑的石井栏”一句入手,给出了回答。他说:“孩子们喜欢的当然是百草园,因为他们常去那里玩耍,连石井栏都被他们的小手磨光滑了!”这一孩子的回答多么睿智!我见预设得到生成,立刻抓住“光滑”一词展开这一景物的段落教学。可见,“光滑”一词应该是这一段落暗藏的教学钥匙,找到了它,应该就是抓住了这一段落的“魂”。
让语文课姓“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本的题目。让我们看看《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导入设计。
师:“我的叔叔”是谁?
生:于勒。
师:刚刚我们分析了标题的结构,知道“我的叔叔”就是“于勒”,这是一个同位语结构。下面请大家快速在文中找到与标题照应的句子。
生: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师:请同学朗读这句话。
生:(有的读得很平淡,有的读得很动情)
师:通过预习我们应该能确定若瑟夫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同情),所以我们要很动情地朗读这句话(示范并指导学生动情朗读)。
师:若瑟夫这样深情地称呼于勒,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对待于勒。请你再次速读全文,找一找文中对于勒还有哪些称呼?
教师从分析标题的结构入手,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对于勒的其他称呼。问题设计难度不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励学生寻找答案,接下来就可以由称呼的变化分析于勒人生轨迹的起伏,进而分析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就很自然地探究小说的主旨。
这个导入,由表面的语言形式入手,再在认读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快速提取。这里,教师没有使用任何技术手段,而是紧紧抓住文本的题目,层层设问,层层剖析,其落脚点在小说教学的语文性上,教法也着眼于词语、词语的褒义性与贬义性、偏正词组、同义词等现代汉语的不同表达上。
让语文课姓“语”,教师还要在读书思维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请看钱梦龙先生在教学《故乡》时的教学片段。针对学生忽然提出的“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偷埋在灰堆里”的问题,他以其高度的教育敏感发现这是一个可以对学生进行读书思维方法指导的契机。于是,他没有直接给出简单的结论,而是运用“侧向旁逸式生成”策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发展思维。
当然,要想让语文课堂真正姓“语”,还要在语法、修辞、逻辑、识字、对偶、吟诵、书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进而使语文课堂除了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外,还能体现出民族性。这种民族精神的传承不仅仅是政治思想教育者的责任,同样也是每一位有责任心、有民族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五河县新集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16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