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一堂并不华丽的课

作者:王麦喜 发布时间:2017.12.13
中国教师报

近日,由中国教师报组织的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博览会,真是一次课堂的“盛宴”。在《情境作文指导》这节课上,江苏省南通市育才中学教师丁卫军没用课件、投影仪等设备,就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自己的教学功力,完成了一节气氛融洽活泼、学生大有收获的写作课。回想起来,我对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因地制宜 创设情境

“谁想去南通,下课就能跟老师走。”课前看到学生有些紧张,丁卫军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后这样说道。此话一出,课堂上马上一片欢笑,气氛也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丁卫军接着出了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让学生对下联。思考片刻,一名学生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后,丁卫军大加称赞。

此时,上课铃响起,丁卫军顺势提出写作任务——从踏入这间教室到上课铃响前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兴奋地进入了写作状态。

丁卫军因地制宜创设情境,现场随机撷取素材作为本节课的写作任务,自然而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顺学而导 了然无痕

学生静心写作8分钟后,丁卫军先请几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片段。

针对学生的写作内容,丁卫军启发学生可以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神态,也可揣摩猜测心理,完善故事细节、突出情境特点,接着便让学生换其他颜色的笔,用6分钟时间增删、修改作品。随后的作品展示中,明显能感受到学生学以致用的进步痕迹。

丁卫军进一步点拨并归纳道,写作要注重对生活的“凝视”“倾听”“静思”,如此才能写出让别人兴奋也让自己兴奋的文字。

一节写作指导课就这样浑然天成,课堂上情境创设、片段热身、升格完善、推荐展示,环环紧扣却又了无痕迹,令人叹服。

相互悦纳 享受课堂

这节写作指导课,丁卫军撷取学生刚经历的生活片段作为写作素材,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课堂上丁卫军充分尊重学生,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鼓励。一开始师生互动时,他就对学生说“丁老师喜欢你们”,还夸作品中流露深厚母校情结的女生令人感动,称赞对出下联的男生博学谦逊……

学生也纷纷在作品中展现出对这位幽默、温和、睿智的老师的由衷喜爱,连听课教师也被课堂上这种师生相互悦纳的美妙氛围感染,大家都在聆听、享受中不知不觉度过了40多分钟。

丁卫军的这节课是课博会上少数运用教学设备极少、教学手段最传统、教学环节最简洁的课,但这节课语文味十足。丁卫军从容不迫、娓娓而谈,课堂环节推进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这也是对本届课博会“以生活视角重构课堂,用设计思维改变教学” 理念的诠释和印证。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13日第5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