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让诗歌融入师生生命

——江苏省南通市“江海诗会”诗歌教育活动唱响江海平原

作者:□ 通讯员 邢 晔 发布时间:2017.11.22
中国教师报

推进20个月、举行10次活动、带动50多所学校、发表2000多首诗歌、影响10万师生……一次次“江海诗会”活动让教育唱响江海平原。

2016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试水教育科研供给侧改革,切实转变教科研组织形式,创造性地开展“江海诗会”诗歌教育教学现场观摩与专题研究系列活动,建立了一个以教科院为主导、学校为主体、诗会为形式、媒体为支持、制度为保障的大教育社群,有效重构了同创分享、多元共生的教育科研新生态。

    为了儿童的诗和远方

10月27日,南通市“江海诗会”诗歌教育教学现场观摩活动在如东县双甸小学举行,校园变成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诗歌田园,内容丰富多彩,指向生活的梦想与日常,通往儿童的诗和远方。来自南通市的200多位专家和教师代表在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场景中感受诗歌文化的魅力。课堂教学展示、耕读环境展示、耕读课程展示、耕读讲座四大板块情智兼备、理趣相济,充分表达诗歌情怀,深入重构诗歌教育……每一堂课、每一个节目、每一处场景都洋溢着浓郁的田园诗情,无不彰显着双甸小学的“耕读文化”特色。

与此同时,距双甸小学不远的如皋市开发区实验小学,《“玩童”的诗——一百种游戏一百首诗》一书正紧张进行最后一次校对,随后送交出版社印刷。这本书收录了100种儿童游戏的玩法,还有100名爱玩相关游戏的儿童写的小诗。2016年,该校128位小诗人的合集《会飞的棉花糖》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此外,该校一年级学生杨胡睿以一首清新的《摇篮》,在第二届“当代小诗人”评选活动中折桂,荣膺全国十佳“当代小诗人”称号。这一评选活动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全国参赛者过万。上海《新民晚报》还专题发表了杨胡睿的诗和创作经历。

像如皋开发区实验小学、如东县双甸小学这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诗歌教育活动的中小学,南通市有50多所。其中,得益于南通市“江海诗会”诗歌教育教学现场观摩活动而大力推进的就有40多所;另外近10家原先有一定诗歌教育实践经验与成效的学校,也因此意气风发、全力开动。

    走向教育的融通与开放

2016年2月,南通市教科院相关人士提出,对于中小学而言,诗歌教育不仅属于语文学科范畴,更有着跨越学科、超越课程的多元特质。作为专业教科研人员,应该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发扬诗歌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的根本作用。由此,在南通市教科院的筹划下,由南通市文明办、南通市教育局、江海晚报社共同主办,南通市教科院、南通江海小记者总站承办,引领并影响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诗歌、感悟诗歌、创作诗歌、享受诗歌的大型公益活动应运而生。

“江海诗会”诗歌教育教学现场观摩活动的顶层设计是诗歌教育,而不仅仅是课堂层面的诗歌教学。“江海诗会”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为基础,整合语文、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通过诗歌吟读、音诗画互文、跨学科教学与研讨等形式,开展多元、跨界、融合的诗歌教育,持续提升学生的诗歌认知、文艺素养、审美情趣。

正如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所言,南通市教科院在工作方式上进行大胆变革,摒弃教科研一元化的思维方式,将教科研工作界定为多元化的共同行动,特别强调服务与协同的意识、合作与整合的能力,构建教育科研网络化、专业成长场景化、教师发展社群化、教育效应公众化的宏大格局。

“江海诗会”正是在教科院主动参与顶层设计中,尊重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不同需求,让活动成为各方发展的原点,在学校特色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设计、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素养提升、社会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创新性处理,使活动成为各方多元共建、协同发展的平台。这样一来,主办方市文明办提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导,市教育局优化教育政策与措施,江海晚报社则提供媒体支持,再加上各学校资源,为活动奠定了专业而强大、普适而广泛的基础。

目前,在“江海诗会”的倡导与引领下,诗歌教育与各学科的跨界融合不断深入,美术、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积极参与,开展专题研讨与观课活动。许卫兵、陈铁梅等特级教师、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主动参与“江海诗会”,让课堂富有诗意、学科彰显诗性、师生充满诗情,教育常态和师生生活洋溢着诗的味道。

    基于校本的重构与开创

“江海诗会”活动在南通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与响应。10多所学校第一时间提出申请,希望获得活动承办权,其中包括全国小学语文赛课特等奖获得者李继东、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樊裔华。这些学校的活动策划、课程整合与课务筹备非常周密、细致,有的还组建、重整了学校诗社与诗歌兴趣组,在校园里掀起了诗歌阅读、欣赏、创作与展演的热潮。

2016年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江海诗会”在如皋开发区实验小学第一次举行。由此以来,“江海诗会”花开十轮,香飘江海。

南通高等师范附属小学是一所新办小学,开办4年来倾力于“大生教育”校本文化建设。以该校为现场的“江海诗会”把诗歌教育办出了浓浓的南通味、大生情。活动形式多样,内容精彩,包括室外诗意活动“诗心飞扬”诗歌教学观摩、“诗韵悠悠”诗歌诵读展示和“诗舞霓裳”学校课程展演三个板块,这些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指向儿童诗意成长,形式包括读诗、唱诗、舞诗、画诗、演诗、写诗、评诗等,让儿童教育具有更多的诗意、更美的诗情。当天,以诗歌教育为核心,该校师生以诗环境、诗朗诵、诗表演、诗课堂等形式,追怀张謇遗韵,展望诗韵未来,展现出历史与现实交织、梦想与行动齐飞的动人风采。《大生园的一天》《小菀沂的观察日记》《落纸烟云》《沈绣谣》《大国威》《大雅 颂》……一节节引人入胜的课堂、一次次精妙绝伦的活动、一场场美轮美奂的演出,引发声声惊叹与赞美。

南通市五山小学“山情水韵”、如皋市江安小学“诗歌里的红色文化”、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诗歌里的童心教育”……“江海诗会”呈现出一种基于校本的课程重构与特色的多姿样貌。

“江海诗会”这一弘扬了诗歌价值、彰显了校本特色的开放性、综合性活动,迅速在广大师生、家长和支持者中产生强烈反响。《江海晚报》多次进行大篇幅专题报道,并整版发表儿童诗歌专辑30多次。

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海清对此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这种由教育人创意、实施,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媒体资源的系列活动,是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探索,是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力延伸,值得赞赏和推广。”

从诗歌教学到诗歌教育,从语文教学到跨界融合,从课堂教学到诗歌活动,从识记诵读到读赏仿创,“江海诗会”就这样融合进南通广大师生的生活日常与生命中。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22日第11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