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在互帮互助中寻找教育同行人

作者:□ 本报记者 黄 浩 发布时间:2017.11.08
中国教师报

“教育公益应怀抱‘大爱’,有义务和责任不让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孩子落伍掉队,而要做到这一点,提升教师和学校的育人能力非常关键。”日前,“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教育帮扶专项行动签约仪式暨培训工作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董奇在会上表示,“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是以帮助贫困地区提升育人能力为核心而开展的“教育帮扶”专项行动,既体现了教育公益的核心价值,也是在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精神和政策要求。

此次活动涵盖了教育专家报告、“帮扶行动”经验分享、“帮扶行动”工作指导等内容。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员付宜红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78所学校代表,共计350余人参会。

王定华作了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的专题报告,他从6个方面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重要性,强调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补强乡村教师队伍短板弱项,努力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们一直认为最鲜活生动、最有实践价值的教育智慧存在于广大的学校和教师之中,‘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你帮我、我帮他,大家帮大家’。”董奇在阐释“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初衷时说。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和教育扶贫工作的系列讲话,今年8月,“公益行动”面向国家800多个重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发起“帮扶行动”,旨在促进不同的学校和共同体之间跨区域联动,将优质资源辐射到中西部、老少边贫岛等教育发展薄弱地区,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和“四有”好老师培养。受助校在所在地区都是很优秀的学校,还承担着带动其牵头的共同体学校进步的责任。

“公益行动”让帮扶与受助双方均获益匪浅。

“‘公益行动’以学校共同体作为基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校与教师间的互学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灯塔小学作为区县基地校,有义务带动其他乡镇项目校,形成‘区县-乡镇’学校共同体,共建‘你帮我,我帮他,大家帮大家’的良好教育生态系统。”受助校之一、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灯塔小学校长秦洁在当天的发言中表示。

帮扶校之一、杭州市崇文实验小学校长俞国娣则表示,“走进薄弱贫困地区学校,当地艰苦环境和朴实奋进的学风给了一贯在优越条件城市的教师和学生很大的感染和无声的教育。教师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帮扶行动’,这是‘四有’好老师‘有仁爱之心’的最好注解”。

“与其说是我们帮扶别人,不如说我们想在帮扶中寻找教育的同行人,让我们共同携手探寻通往未来的教育之路。” 党的十九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实验小学书记夏英在分享中说。

据“中国好老师”平台统计,全国已有31个省份、1928个区县共计3500多所学校加入了“公益行动”,主要以学校共同体的形式开展互帮互助、共建共享。自活动开展以来,“公益行动”基地校纷纷响应,踊跃报名参与,截至目前已有372所学校完成报名,其中受助校192所,帮扶校180所,线上结对成功共计185对。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让我们坚守教育初心,交流育人心法,让越来越多的‘四有’好老师在繁华的都市、静逸的山村、遥远的海岛、偏僻的边区都能够不断涌现。”董奇的这番话,正激励着“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的风帆驶入理想的彼岸。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8日第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