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精准扶贫的永新答卷

作者:□ 周书贤 □ 通讯员 颜小明 发布时间:2017.10.18
中国教师报

今年高考,江西省永新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达96名,其中,任弼时中学的贫困生吴智海通过“自强计划”顺利进入清华大学就读,他所在班级4个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全部上了一本,其中3人考入“985”重点大学,这是永新县在教育精准扶贫答卷上落下的鲜亮一笔。

立足扶贫先扶智。近年来,永新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最长远的发展动力来抓,将人、财、智、物精准对接最贫困群体,提升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贫困家庭脱贫解困的能力,彻底斩断“贫困链条”。

    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奶奶患有精神疾病,爷爷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我们很难想象吴智海这个阳光乐观的男孩竟然来自这样的家庭。

在永新,像吴智海这样的贫困学生还有不少。全县有769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帮扶对象人多面广。为了不漏掉一名贫困学生,永新采取了最“笨”也是最管用的方法——逐户走访。

“有些孩子不太愿意告诉学校自己的家庭情况,所以一定要上门走访。”陈胜明是任弼时中学扶贫工作小组的负责人,他介绍说,仅今年暑假,该校针对275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组织了三次集中走访活动。

为抓好教育扶贫精准识别工作,健全教育扶贫工作机构,永新县成立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扶贫工作小组,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并投入600余名教职工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逐户上门走访,详细了解贫困家庭子女在校就读情况,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据不完全统计,仅春季学期,就组织开展教师走访4.6万人次,覆盖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此外,永新县还印制了1.6万套《永新县教育扶贫宣传手册》和《永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资助情况明白卡》,在走访过程中向贫困户宣传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实现帮扶措施与贫困家庭无缝对接。

    读书,每一个贫困生都安心

“经济上压力不大,这次去北京面试是村里第一书记送我到机场,学校领导还给了3000元机票钱。”吴智海说,从初中开始,自己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资助,对于大学学习、生活的费用,并不担心,因为“县里仍然有助学金,还可以申请贷款”。

近年来,永新县不断加大教育扶贫资助范围,提高贫困学生资助金额,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大学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中央、省、市规定的资助标准上,提高资助标准,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贫辍学。今年春季学期,永新县共发放各类资助资金近40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5389人次。

“自主将贫困户子女生源地助学贷款标准由每学年每人8000元提高到2万元,永新是全省第一家。”永新县教体局局长王佐表示,仅此一项,永新县财政每年需列支20万元左右。

除了多方筹措资金对贫困学生实行资助全覆盖,永新县还在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引导教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家庭贫困学生在学业和心灵上得到关爱。

“对他们的关注可能是别的学生的1.3倍,个别情绪低落的甚至要超过1.5倍。”任弼时中学教师龙秀风做了一个数字化比较。她坦言,在做到公平的基础上,对班里几个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明显要多一些。

    好学校,建在百姓家门口

距离开学还有半个多月时间,三湾学校汗江村教学点的负责人沈少文已经开始准备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了。

汗江村地处永新县三湾乡,距三湾学校7公里左右。2013年,为方便儿童就近入学,该村恢复了教学点。虽然当时只有4名学生,但学校配备了3名教师,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也一应俱全。

永新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群众有需求、生源有保障”的原则,科学恢复农村教学点。截至目前,全县恢复教学点17个,让321名贫困山区低龄学生实现了就近入学。

近年来,永新县始终把农村教育作为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来抓,纳入年度综合考核,把好的学校建在百姓家门口,让贫困山区的孩子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为建好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村学校,永新县财政每年拿出预算总额的19%专项用于教育投入,每年挤出100亩用地指标,优先确保农村校建设项目,做到立项、投入、用地“三优先”。今年底,永新县将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完成36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同步实现贫困村学校标准化和现代化远程教育。

把好教师送到家门口。在师资保障方面,永新县一方面通过定向师范生、特岗计划等政策加大农村教师补充力度,一方面加大城乡教师交流,通过增加津贴、补助交通费、评优评模优先等手段鼓励教师轮流到村小、教学点任教,每年全县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90%以上来自农村山区的一线教师。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18日第10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