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教育家周刊》登载了几篇“家访”主题的文章,非常受启发。刚好最近又听闻一位教师介绍“茶社式家访”的形式。他们邀请了6位家长“喝茶”进行集约家访。本来很好的一个家访“创客”形式,却被“顽固”的校长排斥在外,因为不符合“进家门”家访的硬性要求。
在我看来,该校长将“进家门”作为家访的本意和“门槛”的看法未免过于狭隘,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思维。
其实,家访的本意和内涵不是到学生家中走走、看看这么简单,而是深化和凝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大数据时代,家访的外延在不断丰富和拓展,超越“进家门”新兴形式的家访已是大势所趋,家访不该以偏概全只追求“进家门”的外在形式,而是否进家门不应成为衡量和评判家访的唯一标尺。
当然,我并不否认实地家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但相比于进家门的传统形式,“茶社式家访”“电话家访”“QQ家访”“微信家访”,这些家访新形式并不是流水化、批量式的低效访问,反而营造了温馨、时尚、开放的家访环境,提高了家访的广度和深度。
进家门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家访效果吗?未必。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有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有些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大都十分排斥和抵制教师到家里访问父母,他们甚至“谈访色变”,担心教师家访就是向父母“告状”。学生不配合,教师强行进学生家门就会十分尴尬,甚至给学生带来无形的心理负担,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尤其是在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农村地区,很难约定时间“面对面”,进家门的家访大多上演“空城计”。而类似“茶社式家访”的新形式,能够使双方毫无顾忌地交流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让传统家访的弊端迎刃而解。
随着快节奏生活、学习的到来,家访正发生着从传统家访向现代家访转型的历史演变。家访不在于形式如何,而在于实质和效果。
(作者系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初级中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11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