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将传统文化“嵌入学生脑中”?
“学校要做的就是打开一扇窗,让学生看见风景的一角,从而激发他们自愿深入其中窥其全貌的探求欲,并在切身参与、实践、体验的过程中遇见传统文化之美。”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实验小学校长宋刚的理念指导下,学校以探究式项目学习作为支撑,依托本土资源,挖掘传统文化的“家乡基因”,从身边可见、可触、可寻的优秀传统文化切入,带领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走进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魅力窗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打开的,更是学生朝向文化风景深处的探究热情。
走出来,寻访身边“活教材”
“齐国文化是我们当地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之一。”谈及为什么要在全校开展“齐文化”项目学习,宋刚认为,一方面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其中包含了务实、开放、包容、创新、法治的核心精髓。但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和了解的欲望,不能硬生生地“塞”给他们。另一方面,学生从教材中接触到的齐文化不仅有限,而且常常会让他们感觉距离自己过于久远。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触摸到齐文化跳动的脉搏,从而建立起亲近感呢?经过一次次全校教师参与、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后,大家达成了共识——要挖掘和发挥身边“活教材”的力量,教师带领学生从课本和课堂中走出来,走向身边的齐文化景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于是,从距离学校最近的“冢子坡”,到最偏远的中埠村,再到昌城村、岳店村、浮山驿、向阳村傅永墓、军屯村齐景公墓、万盛村万丈墓等,学生们先后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寻访了11个承载了齐文化历史故事的景点。
“冢子坡位于张店区马尚镇,南部原有一古河道,东北部依傍猪龙河。现存面积6万余平米,出土石斧、石球、石镰、陶鼎、陶钵、陶罐、陶瓮、陶盆等,属龙山文化遗存,并一直延续至战国时期……”当五(3)班学生杨牧之带着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迈进“冢子坡”社区时,便产生了与平时不一样的认识:“我们脚下踩着的不仅是一条水泥路,更是一段被深藏的历史,一段流传至今的文化。”
杨牧之在日记中大发感慨,还抛出了自己的疑问,“这里,为什么被称为’冢’?又发生过什么故事?”。带着这个疑问,一场新的探索开启了。
“这就是项目学习的魅力,走出教材,教师只是一个新的更广阔学习场域的带入者,学生会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宋刚说。
事实正是如此。在一次次亲历目的地后,学生们对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春秋之霸的齐国为什么最终灭亡了?”“扁鹊见的是‘蔡桓公’还是‘齐桓公’?”“姜子牙为什么被封到齐国?”“齐国的蹴鞠是怎么踢的?”“齐国的计量单位是什么?”……伴随着一个个问号,学生们逐渐步入了研究之旅。
“热”起来,“我的研究我做主”
历时两个月的齐文化项目学习,各年级分别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了不同的研究方向。沿此方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研究点。
以一年级为例,经过级部教师充分征求学生意见,最终确定了“寻根齐文化”主题。从学生们饶有兴致地研究“齐”字字源开始,开启了“齐国名言诵读”“齐国成语快板”活动,每个班又分设“齐人、齐事、齐景、齐物”四个研究小组,由学生自主申报,选择同一主题者自动成为一个研究小团队,共同展开研究,并可邀请家长参与。
“吾,姜子牙也,人称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并尊为’师尚父’。吾乃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这是选择研究“齐人”的小团队开展的“齐国名人自画像”活动。一(3)班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正在以姜太公“自居”,声情并茂地向同学们展示“自画像”。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齐国名人,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生平、经历、治国思想等。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可以让同学们一窥’车毂击,人肩摩,举袂成幕,挥汗成雨’的泱泱大国之风貌,领略到那昔日霸主之雄风……”选择研究“齐事”的小团队开展了“齐国故事我来讲”活动,比如《晏子使楚》《孔子闻韶》《田忌赛马》等;以“齐景”为研究主题的学生,研究了齐国的历史名胜古迹,比如殉马坑、孔子闻韶处等,他们以“我是齐国小导游”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以“齐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生则自发组织了“齐国古物我来赏”的研究。有的学生研究蹴鞠,有的学生专注于瓦当,还有的学生聚焦于牺尊。当主题进入“结题”阶段,学生作为解说员向全班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美术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制作蹴鞠、剪瓦当,面塑齐国人物。音乐、体育教师则带领学生排练起齐娃蹴鞠操……
与此同时,二年级学生的项目学习主题是足球韵律操、课本剧、春秋礼仪表演、“家乡话,我会说”,三年级学生的项目学习主题是“齐文雅颂”,四年级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研究“诗经里的齐文化”“齐国礼仪研究报告”“齐国服饰手抄报”等主题,五年级师生共同商定围绕“齐之盛齐之衰”主题,学生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研究齐国昌盛衰败及原因、典型事件、代表性人物、官衔等级、服饰礼仪等,并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网络分享、手抄报宣传、课前一分钟展示、齐文化分享课等形式,向班级甚至全校进行分享。
历经两个月的研究,学生们盼来了期待已久的项目研究成果“大展”时刻。这天下午,随着4名小主持的报幕声,多媒体教室霎时热闹非凡。此时此刻,舞台属于每一个学生。一年级学生身穿长袍,头戴学士帽,手拿竹简,摇头晃脑地跟随音乐朗诵着“管子”“晏子”等名相学士的至理名言,俨然一个个小学者。从齐国名言诵读到齐国成语快板,从齐国故事演讲到自编张店齐文化歌曲演唱,再到齐娃蹴鞠操表演,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全然进入情境。
展示,不仅给学生们的探究增加了动力,也让他们在彼此欣赏的过程中分享他人的研究成果。每个学生都将同伴研究的一个个点,连成一条条线、一个个面,最后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立体的“齐风齐韵全景图”,建立起整体认知。
“嵌”进去,借戏剧“拥抱”齐文化
在齐文化项目学习中,学生们最喜欢的还是戏剧这一形式。
学生们选定题材自编自导,海选演员,紧锣密鼓地排练,将齐人、齐事、齐物以戏剧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们在这样的经历中乐此不疲。
戏剧是高度强调学科融合的课程,为教学提供了一种非传统的学习方式。它主要通过运用情境、场景、情节、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戏剧元素,打开学生身心,深度体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及相关教学内容渗入学生的头脑。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渐渐退到幕后,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
我们走进三(1)班,正是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只见十几个学生正三五成群紧张地排练戏剧《滥竽充数》,忙得不亦乐乎。从剧本的编排,到音乐的选择、服装、道具的制作,再到整个表演,全部由学生分工合作完成。这既是对学生合作意识、信息采集、整合能力、创造能力及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让学生深入文本、亲近齐文化的过程。
经过师生反复修改,《滥竽充数》的剧本修订了这样一段话:
话说南郭先生的骗局被揭穿后,被痛打五十大板,南郭先生倒地匍匐,后悔不迭,有一段悲切的说唱:悔不该,来到宫中去行骗。五十大板,揍我的臀,屁股开花,血肉横飞,苦难言。
齐:劝大家,勤自勉,认认真真把书念。
南郭:莫等闲。
众:(边说边指向南郭)不听劝,南郭的悲剧,在你们身上,要重演,切、切,牢记(团团转)。滥竽充数下场糟,不学南郭去充数,要做新世纪爱学习的好儿郎,嗨!
……
“教育戏剧,对学生来说重要的不是演得像不像,而是在于通过戏剧方式与文本、世界、自己建立最直接的联系。”正在一旁做“看客”的班主任沈元春表示,在戏剧表演中,学生们完全敞开身心去“拥抱”齐文化。在反复修改剧本、揣摩剧意和表演的过程中,剧本所包含的精进务实等思想意蕴已经悄然渗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就像盐溶于水,戏剧这一形式,让生活、学习在这片土地上的学生,从小就认识和了解了优秀的地域文化,让齐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溶于学生血脉,让传统文化真正“活”在校园里,成为一种可能。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30日第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