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作者:□ 梁建明 发布时间:2017.07.05
中国教师报

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方面,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长远之举。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改善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队伍,建立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结对帮扶,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精准帮扶,不落一户。构建全方位结对帮扶体系:区教育局、区一中、区二中、科技学校以及各乡镇中心学校、中小学与贫困村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每名教育干部、教师均结对帮扶2至3户贫困户,其中,教育局结对帮扶五峰乡东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505人,先后开展帮扶活动60余次,扶持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7.35万元。开展“两后生”技能培训:针对有就读中职学校意愿的“两后生”,区教育局开辟入学绿色通道,免除学杂费、补助生活费、享受“雨露计划”补助,让他们“进得来、学得好、出得去、能致富”。对于家庭经济困难且不愿就读中职学校的“两后生”,科技学校免费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为“两后生”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确保培训时“一个不漏”,培训后“用得上、能就业”。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依托科技学校培训平台,积极配合涉农部门开展农产品加工、家政服务、汽车驾驶、电子商务、安监技术等7类、67期培训,累计培训应届初中毕业生、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和其他人员5000余人,培训人数比上年增长7%。

精准资助,不落一生。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工作:督促各乡镇完成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和系统录入工作,建立全区贫困学生电子信息档案。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精准资助体系:进一步明确资助项目及标准,确保所有贫困家庭子女入学,不漏一人享受资助政策。全面积极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2016年共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3040余万元,资助学生34555人次,开展“中国梦”圆梦行动、办理生源地信用贷款等。

精准培训,不落一师。建立农村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定向培养补充30名教师,优先补充到贫困村教学点,保障农村教学点教师“进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省级统筹补充机制,公开招聘46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建立并落实“十三五”教师队伍补充机制,形成农村教师长效补充机制;选拔50名城镇教师到边远贫困村学校支教,化解偏远贫困村学校教师紧缺的矛盾。全面实施农村教师关爱政策:为3103名乡村教师发放补助资金1360.7万元。将28名长期坚守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推荐为湖北省乡村教师“关爱基金”和“奖励基金”的救助和奖励对象;在职称晋升、表彰奖励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2016年全区评审上报一级和高级职称114人,其中农村教师占82%;评选区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农村教师占81%;通过关爱政策,激励教师坚持在贫困村任教。扎实开展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农村教师占参培人数的86%;举办全区85个贫困村学校(教学点)教师全员培训,促进乡村学校提质发展,助力教育精准脱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精准改造,不落一校。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满足贫困家庭幼儿入园需求:下达学前教育中央专项资金355万元,新建两所农村公办幼儿园,满足200多名农村适龄幼儿就近入园;为57所村级幼儿园配置电教设备和玩教具3998件(套)。继续实施“改薄”工程,推进贫困村学校标准化办学:投资7770万元对30所薄弱学校进行改造,改善其基本办学条件,保障贫困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需求。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城乡共建共享:完成49所学校网络接入,59所长期保留教学点全部接通网络,初小以上学校入网率达到100%,基本实现网络“校校通”。对贫困村学校增配和更新网络设备,让贫困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

(作者系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教育局局长)

《中国教师报》2017年07月05日第11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