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观点

发布时间:2017.06.07
中国教师报

    学者的水准就是大学的水准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北大建校119周年校庆日发表演讲时强调:大学是学术机构,学者是大学的基础,只有把学者的创造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办好大学。校长不能仅靠命令,要通过理念和价值观凝聚大家的共识;通过章程和制度规范大家的行为,这是学术领导的基本方式。校长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一是聘任最具潜力的学者,营造环境,让他们成长为最好的学者,成为学高身正的教师;二是吸引最具潜力的学生,营造环境,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办大学要靠学者,学者的水准就是大学的水准,学者的精神就是大学的精神,学者的人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素养。

    学校特色建设要谨防“剑走偏锋”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在《中小学管理》第5期撰文指出:当前学校特色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过于强调“差异性”,为特色而特色,为不同而不同;第二,过于追求与“其他学校”的不同,偏离了“自己学校”的核心目标与核心追求;第三,让学校特色过于“泛化”,对学校特色解读过度,以偏概全;第四,让学校特色过于“强化”,企图把某种特色做大做强,以致喧宾夺主。他建议,一所学校无论大小,都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选择,切忌以单一特色代替多样选择。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了特色建设的优势与局限,不敷衍应付,也不过度用力。

    教育者要围绕经验反思

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原副主席、伊利诺伊大学荣誉教授舒伯特5月27日在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学术沙龙上发表观点: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教育者应围绕一些经验进行反思。比如,反思教育的基本功能,教育工作者要始终考虑到如何积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反思我们的长处,作为教师我们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学生又有什么长处,将这些长处融入课堂、课程,扬长避短;反思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什么是有价值的经验;反思谁来决定什么值得教,倡导决策者、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决策;反思教育情境中存在的隐性课程,比如社会规则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同时又不能过分地强调规则而限制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等。

《中国教师报》2017年06月07日第15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