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管理创新的背后

发布时间:2018.01.10
中国教师报

见到林勇超是在一个助学基金会换届选举的间隙,作为一方教育主政者,他希望看到社会各界关注教育、支持教育。

刚刚上任不到两年的林勇超,曾经当过5年历史教师,从学校到政府部门再到教育局,兜兜转转又回归他的“老本行”。但多年的历练,教育“局外人”的身份让他对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所以一上任,他围绕“人”做了许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如何激发一线教师、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林勇超给出的答案是让他们看到成长的希望,工作有奔头。除了校长“职级制”,林勇超还构建起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校长的金字塔结构评价考核体系,每个层级都有与之相匹配的奖励政策,他开创性地把中层干部的考核与校长、学校工作挂钩,弥补了中层干部考核的空白。

“许多时候,我们把教育的目光都聚焦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对于一些常规性工作和岗位考核评价却淡化了,如学校的中层干部、教研室的教研员等。”林勇超知道,一个区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研人员的深入一线、深入课堂、深入教师。

在新罗区,所有学科的教研员都要与一线教师同台竞技,让一线教师点评教研员的课,打破教研员研而不教的状态,倒逼教研员的再成长。

林勇超推动新罗区中小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他深知家庭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或者说,如果失去家庭教育的支撑,学校教育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新罗区,家长委员会要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德育工作、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推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只有把家长拉入学校教育中,让他们参与、体验学校的教学、管理、文化等各方面工作,与学校形成命运共同体,学校教育才会事半功倍。”林勇超心有感触。

林勇超坚信,没有评价的管理是残缺不全的。所以,他改革学校评价制度,优化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积极探索实践建立社会评价机制,推进办学条件、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化、学科教学、学校综合质量评价等标准体系建设。改变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倾向,把学生的进步程度和发展水平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指标。

在许多人眼里,林勇超的步伐或许有些大,但在他看来,这种改革与其说是管理创新,不如是回归教育的本真。“改变是为了激发教育最关键因素,人的力量。脱离了人,教育就失去了色彩和味道。”他说。

《中国教师报》2018年01月10日第1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