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美术观念的历史钩沉

——评《西方美术理论发展史略》
作者:刘佳帅 发布时间:2025.07.19
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进行文明交流互鉴,以中西比较的视野增强文化自信,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

  刘德卿教授是山东艺术学院西方美术史论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在教研相长的道路上先后围绕着“达·芬奇与文艺复兴”“西方美术形式观念”等专题出版了系列专论,还主持并完成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西方画论”。《西方美术理论发展史略》(人民美术出版社)这部新著是其基于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研究功底产出的结果,呈现了他对西方美术理论的深度思考与总结。

  从读者的角度看,该著作有三个特色:一是以观念(关键词)的方式提炼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在纷繁复杂的线索中理顺了西方美术理论的宏观发展走向;二是注重重要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将西方美术理论放置在哲学—美学—美术理论的框架中定位和解读;三是追求内容的清晰阐述,将复杂的学术问题以娓娓道来的方式表述得流畅易读。

  具体来看,该著作以公元前8世纪左右的古希腊文明为起点,至20世纪后期结束,时间跨度近三千年,在如此长的跨度中把握西方美术理论的发展,实属不易,对于研究者而言无疑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研究之旅。作者没有受困于千头万绪的理论言说,而是以长时段为节点,以观念(关键词)为抓手,对西方美术理论进行整体把握,锚定不同历史时期西方美术理论最为核心的要点。例如,第一章以“技艺”“模仿”“和谐”为关键词对古希腊时期的美术理论进行提炼,第五章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为关键词对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的美术理论进行概括,每一章都提纲挈领地为读者提供了走进西方美术理论之门的钥匙。以观念(关键词)为抓手的西方美术理论钩沉,把握住了西方美术理论的整体块面,能够为读者搭建清晰的理解框架。

  在具体论述中,刘德卿教授尤为注重对重要概念的追溯,如“艺术(art)”“理性(reason)”“古典的(classical)”等概念在希腊文、拉丁文、英文中的不同用法,以及不同时代对词义用法反映出的细微变化。重要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对于读者而言看似显得枯燥,但是,概念作为由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所不断塑造的语言,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反映出时代精神的变迁。美术理论从来不是封闭的领域,而是深受哲学及美学的影响,甚至在某些历史时期是先出现哲学或美学的思潮,才进而推动了美术理论的产生。对概念的词源追溯,是在逻辑起点上把握概念的内涵及其走向,为读者展现西方美术理论重要概念背后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美术理论及美术现象中产生的作用力。当跟着作者严谨地拆解分析之后,读者能够感受到概念背后的意义,也能够领略学术研究作为一种智力思辨的乐趣。

  相比于中国画论而言,西方美术理论因涉及诸多思辨性的哲学及美学思想,且西方学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也有明显不同,就导致对于西方美术理论的理解,会因文化差异而存在隔阂。尤其是对中国的研究者和理论学习者而言,直接阅读西方美术理论原著,一方面可能存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因原著的晦涩而让原本有兴趣深入了解的读者望而却步。这时,一部清晰易读的西方美术理论发展的著作能帮助我们叩开理论之门。《西方美术理论发展史略》文风清晰流畅,没有拘泥于对西方美术理论原典的引用和分析,而是以代表性人物或代表性画论为引领,对西方美术理论主张及来龙去脉阐述得清楚得当。把学术问题以普及性方式进行展现,是对研究者学术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考验,而这部兼具学术与普及特色的著作,与作者多年从事学术期刊编辑与管理工作养成的文字功底密不可分。

  以观念(关键词)锚定不同历史时期的整体特点,需要研究者具有深厚的研究积累,才能拨云见日般为读者呈现西方美术理论的整体色调;对重要概念进行词源学分析,需要研究者具有严谨且扎实的文献爬梳能力,才能在细微变化中为读者展现西方美术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变;以清晰易读的写作文风钩沉西方美术理论发展史,需要研究者具有自觉的受众期待意识,才能把偏于抽象的理论思考以普及之立场面向广大读者敞开。《西方美术理论发展史略》在以上三个层面均展现了作者的功力和用心,为读者铺展了一幅清晰明快的西方美术理论画卷。

  这部《西方美术理论发展史略》,凝结了作者多年在西方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生涯中的深厚思考,在学术层面为学术共同体增添了重要的成果。更具有意义的是,这部著作是文明交流互鉴下的研究总结,能够带领艺术史论领域的年轻学子和广大艺术爱好者走进西方美术理论的广阔空间,进而建立中西艺术比较的视野,树立包容共生的文化自信。

  (作者系山东理工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19日 第03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