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地区在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不仅面临着教师专业发展资源有限的难题,也面临着优质师资供给的困境。以数字化赋能,加快推动构建完善的师范生培养体系,更好地塑造师范生成长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理论力、实践力、创新力,将进一步增强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主动,形成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优势。这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夯实西部师范教育发展基础。坚持系统整合和开放共享的资源供给逻辑,通过建设和优化整合智慧平台、教育专网等,盘活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发挥好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示范、带动效应。
一方面,引入优质师资。利用远程教学、视频会议等技术,邀请校外优质师资进行远程在线教学,为师范生进行学业指导和课程辅导。此外,还通过网络平台组织在线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优秀教师为师范生分享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深化师范生教育知识与教育理念认知。另一方面,引入优质课堂资源。通过远程直播教学、异地同步课堂、融合式协同教学、在线远程实验等方式,将优质师范院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师智慧和学校文化等教育教学资源引入西部师范院校,为西部师范教育发展提供重要样本和案例,帮助师范生习得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师范生创新性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能力水平。
通过强化课程建设,构建与西部师范生培养需求相契合的数字化资源库。数字时代,教育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尽管地处西部地区,但是“以师范教育为中心”的师范院校,需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逐步构建融合智能技术培养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研发“数字化+优势学科”的特色教育课程。西部师范院校要充分挖掘开发西部地区在生态地理、动植物种类等方面所具备的特色资源优势,利用数字技术精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内容,实现西部地区特色师范生培养课程资源数字化,为培养具备多元文化视野和适应西部地区教育需求的高质量师资提供资源储备。
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建设综合性课程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研判师范生课程与西部教育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保障课程建设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发展性。基础理论课程上,要开发设计与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相关的案例和问题,增进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可及性,更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科专业课程上,将师范生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等实践活动纳入课程安排,使师范生在进行针对性研究的过程中对西部地区的学科教育问题有更为直观和切实的感知;教育实习课程上,针对西部地区的特定需求和发展重点,设置与当地教育实践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如农村教育、少数民族教育、边疆教育实践等。
高效利用虚拟教研室,加速提升西部师范院校师生智能教育素养。数字时代,师范生培养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智能教育素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师范院校要积极认真用上用好虚拟教研室,并将虚拟教研室列入师范生培养计划,提高虚拟教研室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依托虚拟教研室定期组织虚拟教研活动,组织承担师范生培养任务的教师开展跨空间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攻关等,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通过合作互助实现在师范生培养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借助虚拟教研室提供的便捷技术工具和优质学习资源,模拟不同阶段、区域、学科、年级的教学情境,支持师范生在身临其境地感受城镇与农村不同区域下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实践演练与技能实操,既促进师范生掌握数字化教育技术、教学工具的应用,增强师范生的“技术性”,也促进师范生探索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和特点,掌握适合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能力。
(作者张燕系贵州师范大学文学·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维系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4日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