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学生讲空气成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备课时,我查看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史。课堂上,我介绍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如何发现空气的主要成分,证明空气不是一种物质的巧妙实验设计,即在密封条件下,先用液态的汞固化空气中燃烧成分,再把固化成分还原到剩余的空气中,经检验是和原来一样的空气。虽然实验过程长,但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比较简单,结论容易归纳。
与之前科学家的设计相比,拉瓦锡的实验设计多了在同一体系里还原空气并检验的步骤,是创新设计,这与拉瓦锡善于利用对比等科学方法和缜密思维分不开。试问,如果没有前人空气成分的实验作为基础,那么拉瓦锡能很快设计创新实验、归纳结论并提出燃烧学说吗?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科学需要继承前人成果,站在巨人肩膀上,更上一层楼。我们现在学习科学知识,就是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推动科学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接着,我演示红磷燃烧消耗封闭瓶中氧气,粗略测量出氧气的体积数。随后,学生熄灭燃烧蜡烛,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这两个实验与拉瓦锡的实验相比有什么优缺点?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想获得详细、完整答案难度较大,对初学科学的学生尤其困难,需要及时引导,阅读相关科学史。
在阅读中,师生了解科学家如何精心巧妙设计,包括实验目的明确,方法得当,确保现象明显,过程有重复性等内容,都给课堂实验很多启发。我们像科学家一样,课前精心准备,优化实验方案,留有预案,保证实验现象显著,成功率高。如改善铁的状态、成分,添加易锈的盐溶液,让铁“速锈”,这魔术般的魅力深深吸引了学生,再次激发了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在实验时,逐渐建立起根据实验原理决定实验步骤的方法论,理解实验过程步骤的原因。
我带领学生们阅读科学家生平事迹,感受科学家追求科学的精益求精、百折不挠、永无止境的精神。渐渐地,他们对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自信感越来越强,实验操作也越来越规范,有“小科学家”的“范儿”。
在学习核心知识时,我会插入介绍科学发现史。有时过程中某一细节遗忘,一般不停顿,而是继续讲,保持过程的连贯性。因为科学家们发现,受当时技术和条件限制,成果有瑕疵,不影响大多数人的接受。科学家们在此基础上接力继续完善,最后成果是众多科学家的结晶。对于遗忘和问题部分,我下节课及时补上,符合科学进程。实验时要求学生保持实验过程的流畅性,集中精力观察现象,保证思维连续,即使实验失败,也能及时捕捉到异常现象,有助于思考、质疑能力的培养。重复实验时,认真阅读实验步骤,在操作规范下实验,直到成功,再反思实验失败原因。
我经常鼓励学生跨学科阅读,不同领域相关问题相遇,可以产生化学反应,即“创新”,这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帮助。学生遇到实际“挑战”的问题,会结合所学知识和阅读的科学书籍,通过初步设计实验科学求解。
比如,学习氧气的发现和氧气的性质、用途之后,我留下课后问题:空气中氧气含量是不是越多越好?(提示:回答全面要多读相关书籍)。第二天,学生收集了关于燃烧、氧化和对生物影响等方面情况,叙述氧气含量多的益处和危害,并在课余时间进行板报展示,很有成就感。师生总结,氧气的性质应用有一定条件,有利有弊。物质性质、用途有两面性,同理,科技成果也具有两面性。用得好造福人类,反之危害人类,这就是科学唯物辩证法。
学生学习科学定理、原理,能自觉应用唯物论,理解定理、原理在适用条件下的相对性,避免它们绝对化。阅读最新科技材料、成果,也能用辩证观理解其“功过”,比如人工智能实质上是某一方面最优化的算法,人工智能永远不能成为人工智慧。所以当前要学好编程,为将来编写逻辑严密、简洁的代码打好基础。
科学教育通过趣味浓厚的实验等,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科学书籍,科学读物又反作用于科学教育,深化了他们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学习科学的边界。两者“共生”一体,相互促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养成科学生活方式、热爱科学并为之奋斗终身。
(作者系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第三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1日 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