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赣州职业技术学院扎根赣南红色沃土,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不断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
面对现代畜牧产业飞速发展呈现出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新特点,学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积极适应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构建多元化协同合作机制,根据畜牧产业岗位标准重构中高职课程体系,共建了资源共享平台与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支撑,打造了结构化教学团队,创新了“一体设计、多元协同、四阶递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接产业链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精准对接畜牧产业链中畜牧生产与技术管理等复合岗位,树立“岗位驱动、一体融合、分层进阶”的育人理念,职业院校之间、校企之间深度一体化融合,分层次确立中高职培养目标。中职培养畜牧一线生产技术人才,高职培养畜牧生产管理人才,实现中高职进阶式目标定位。聚焦畜牧一线生产与生产管理两类岗位不同的人才职业特点,职业素养与技能培训并重,确定教学内容,依据中高职特点制定一体化贯通式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四阶递进”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拔尖技术人才。学校根据中高职不同培养阶段对职业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和人才培养规格及目标定位的不同,按照分层递进、梯度推进的总体思路,将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的学习按职业岗位特质分为“饲养员—繁殖员—防疫员—育种师(配方师/兽医师)”四段。根据畜牧行业对防疫的特殊性要求,实施“双轮动”实训,即虚拟仿真实训与实践操作实训轮动、校内基地实训与企业基地实训轮动。通过“双轮驱动—四阶递进”教学,解决了畜牧兽医专业强化实践教学的需求,同时可达到中职生提升实践操作水平、高职生提升技术管理能力的目的,使校企合作真正做到了无缝对接、良性循环。
基于学生成长规律,构筑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学校在高职阶段着重以畜牧兽医专业为基础,打造含畜牧兽医、动物检疫与防疫、宠物医疗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专业的畜牧兽医专业群。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可根据个人发展方向选择适宜的专业,增强学生依据个人情况选择专业的自主性,提升个性化人才培养效果。同时,为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由学校牵头,组建赣州农业学校、赣州东进农牧有限公司、赣州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参加的“命运共同体”,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设立多元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各方优势,深度开展四元全方位合作,将学校教育链、人才链与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建成教科研一体化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多方合作联动机制,让参与各方能够相互对话、共建共享、责任共担,构筑同频共振命运共同体,推动产教科深度融合。
打造“牧心赣南”教学团队,强化结构化“双师”队伍建设。学校组建了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企业专家等组成的教学创新团队,中高职教师、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实施“以德执教、依法执教”的师风教风铸魂工程,强化“牧心赣南、畜力赣州”意识培养,实施“一体化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一体化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推广服务能力。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创新,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知识基础、动手能力、职业素养得到全面增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普遍评价“赣州职院培养的学生技术好、肯吃苦、留得住”。
在畜牧人才培养进程中,赣州职院根据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不同,建立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强化不同阶段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为飞速发展的畜牧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智力与人才支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吴辉生系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主任、张文颖系赣州开放大学教师。本文系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畜牧兽医专业‘五双五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XJG-20-120-1]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1月09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