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期待和需求

作者:边玉芳 发布时间:2020.11.19
中国教育报

疫情发生到现在,一些家庭的亲子关系变得更亲密,一些家庭的亲子矛盾却更尖锐了,中小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长期的居家学习,可能带来对时间不敏感、拖延等问题;不能随意外出,身心不自由,会带来焦虑烦躁心理;对未来不可控,则会带来焦虑恐慌心理。复学后,一些孩子难以适应有规律的家庭和校园生活,负面情绪增强,表现出情绪不稳定、焦虑、封闭自己、拒绝与人交往、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学习动力不强甚至厌学,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加剧,一部分已经成瘾。

今年5月6日,西安一个9岁女孩从15楼的家里一跃而下结束自己的生命。遗书上写着“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9月17日,武汉一名14岁的初三学生被母亲当着同学的面连扇耳光,男孩独自在原地站立了将近3分钟,然后突然从5楼纵身跃下。

这些悲剧事件的背后,是疫情、季节、学生本身的心理品质、家庭原有矛盾等各种因素的叠加。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的重点,无疑是促进人的心理健康,让每个孩子拥有积极、阳光的心理品质。

做好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要从破解难点入手。

首先,学校和家长要统一认识,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育人的重点任务,并从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出发,安排好学生的生活与学习。

孩子沉迷网络和手机,是后疫情时代学校和家长尤其要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总结了孩子沉迷于网络与手机的原因,主要是生活太过单调、在生活中得不到积极的肯定和成功的体验、与同伴没有更多的话题交流、碰到困难时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排解。家长和教师不能只看到孩子的行为,更要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看到他对生活的感受、看到他对自己对他人的期待和心理需求。这些需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会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后疫情时代的家校合作,一定要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出发,一定要让孩子生活在现实的土壤里,用熟悉细微处的妙趣去激发出孩子对生活的热情。

其次,学校和老师要把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职责,切实提高家长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在2015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后疫情时代,学校要帮助家长做到最基本的四点。

一是安排好孩子的学习生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比如和孩子一起制作全家的作息时间表,让全家过有规律的生活;二是让孩子与世界有更多的联结,充分感受日常生活的美好,从而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三是学会亲子沟通,进行高质量的陪伴,提升亲子关系的质量;四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来寻找情绪宣泄的办法。

最后,是提高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尤其是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包括特殊儿童教育的能力。

目前,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价值观等方面,很多教师的家校合作胜任力不足。提高家校合作能力要从读懂孩子开始,逐渐提高专业性,科学育人、科学教子。

比如在应对校园欺凌事件时,一要读懂孩子的年龄特征,青春期阶段孩子大脑发育不平衡,导致这个阶段攻击事件更频繁、影响更大,所以要丰富青春期孩子的生活,把孩子的能量导向积极的地方。

二要读懂孩子的自身特点。校园欺凌中的欺负者,往往更敏感地寻找和发泄与敌意相关的技术,要引导他冷静下来,不要一下子想到的只有攻击性行为,要学会理性评估攻击性行为后果;而受欺负者自我评价较低,不能有很好的人际交往,所以要培养他的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要读懂孩子的环境因素,了解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各自的家庭环境、同伴关系、学校环境的特点。四要读懂孩子成长经历中的重大生活事件,比如身边的重要他人是不是经历过暴力事件。五要读懂孩子所处的时代背景,网络时代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要学会与孩子共情、同理。

让我们学会讲孩子的故事,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评估结果再进一步改进。学校和家庭协作互补,让孩子从每一节课、每一天的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找到自信,找到对生命的热爱,找到对这个世界的留恋。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儿童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本文摘编自作者在第三届京师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19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