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为孩子做有思想的减法

作者:刘莘 发布时间:2020.06.03
中国教育报

童年是一个变幻莫测的秘密。这个秘密的趣味在于,儿童不懂得自己就是秘密。丧失童心的大人不知道有这个秘密,存有童心的大人想要回归这个秘密,却再也回不去了。童年的秘密似乎在躲猫猫,躲避自己,也躲避想要捕捉它的好奇心。儿童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风是怎么刮起来的,自己是怎么来的,世界之外会不会还有别的世界。儿童唯独不会对童年感到好奇,因为他们还没有走出童年,还不懂得童年的独特和珍贵。想要捕捉童年秘密的好奇心,从本质上讲属于大人的童心。我们这个世界由三类人构成:儿童、无童心的大人、有童心的大人。正是因为第三类人的存在,才发现了童年的秘密。

儿童读物几乎都是怀揣童心的大人撰写的,为了儿童,也为他们心中的童年。这些大人看起来与别的大人没有什么两样,他们行走在拥挤的人群中,深浅不一的皱纹刻在脸上,也不时会露出为生活而奔波的疲惫。但他们的心中有另一个世界,他们忘不了那道特殊的风景。对于这类大人,童年是心灵的故乡,是可以不断想象和穿越的诗一般的远方。这些大人通过手中的笔,用图画或文字去描绘心中的童年。他们的努力注定是不容易的,因为再有童心的大人也制造不出能够一劳永逸解开童年秘密的钥匙。假如有那样的钥匙,身处秘密之中的儿童也不需要。那就让童年以秘密的方式继续存在吧。儿童作家只需激活自己的童心,创造能被儿童喜欢又能丰富他们心灵的作品。做到了这点,就说明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悟到了那个秘密。

童心是柔软的,不会以生硬的算法思维去打量整个世界。童心就像一只诞生于春天的蝴蝶,随性地飞过五颜六色的花儿,早吮晨露,夜宿芬芳。童心这只蝴蝶有不受约束的特权,可以飞入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童心飞入辽阔的原野,把自己变成一尊岩石,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偷听风与大地的古老情话。童心听到了很多了不起的秘密,一不小心变成了跨海逐日的巨人,成为万民敬仰的英雄。英雄伟大但却孤单,童心想要飞入更好玩的富有人间烟火的去处。童心于是潜入防备森严的宫殿,飞入王子公主的梦乡,变成了更美丽的公主,更忧郁的王子。童心在甜蜜的梦中,梦见自己是一只跨越千年时空的不断飞翔和变形的蝴蝶。

我们生活在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这个时代,信息过载是常态,越浅的东西传播越快。各种终端涌来的信息,就像一场迫不得已的集体狂欢。

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加速演化,机器算法峥嵘初露。人类正被自己的创造物,带向一个难以预料的未来,一个被期待也被诅咒的美丽新世界。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反童心的,因为这种智能的基础是数据和算法。在人工智能的世界中,算法就是一切。追求更准、更快、更有用的超级算法,可凭借数据黑洞吞噬一切能被纳入算法的东西。被算法追踪和控制,按照算法的引导感知世界,也许是大多数人无法摆脱的命运。这样的生活注定是无趣的,囿于算法世界的人并不自知。有意思的是,生活于童年中的儿童也不知道童心的可贵,只是这两种不自知的含义正好相反。

人工智能不是《一千零一夜》里那个魔瓶中放出来的妖怪,不可能有一个渔夫骗它变小而被关回原处。人工智能是人类心智的某个维度的无限放大,有可能会演化成它的主人也不想看到的样子,甚至成为一种脱离人的控制的超人力量。在未来的童话故事中,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一个被妖魔化或被神圣化的主角。前提是,人类的童心不会被人工智能驱逐,童心的世界不会被算法的世界淹没。较乐观的观点是,算法只可能是算法,机器智能挣脱不了机器的本质。如果那样,童心长存的人,不仅能为冰冷灰色的算法世界增添温度和色彩,而且能够拥有无法被算法主宰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未来世界的两极,很可能一极是算法,另一极是童心。

因此,我们说这个时代的孩子是不幸的。他们被巨量的信息噪声包围,扰乱了成长的宁静。他们被大人世界过强的竞争意识带向了输不起的起跑线。放飞心灵的世界尚未打开,就因输赢、分数、攀比和焦虑变成了心灵的囚室。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丧失好奇心的小大人。

这个时代的孩子又是幸运的。他们成长于一个崭新的文明地平线,有机会目睹人类的生物智能与机器的非生物智能的有机融合。一种新的文明或将在不远的将来诞生,这个时代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那个文明的见证者和催生者。

这一代的孩子必须成长为有思想的人,才能避免成为大数据的算法粗暴捕捉的对象。也许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富含童心的儿童经典去滋养正在成长或枯萎的童心。在这一代孩子长大成人的未来,各种超级算法很可能就像阴险的蜘蛛精吐出的一张张大网,会将平庸的灵魂一一捕获,再将他们变成数据快餐去喂养没有人性的智能机器。未来社会的最重要分层指标很可能不是财富,而是灵魂的有趣程度。好玩的灵魂抗拒平庸,他们不愿意驻留在一个只有算法和功用的世界。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噪声过大的时代,让孩子阅读儿童经典,吻合“为孩子做有思想的减法”的理念。

也许,这些阅读儿童经典的小读者,他们长大后会有本领将童心注入算法,从而改变机器智能的原理。如果那样,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英雄。数据是灰色的,生命之树才有色彩。儿童容易幻想他们是世界的拯救者,过去,这种幻想的最现实的栖所就是儿童读物。未来,将真实的世界从灰色和平庸中拯救出来的,很可能正是童心。

童心不老,人性长存。

(作者系四川大学哲学与教育学教授,著有《童书经典100讲》等)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03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