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主动推荐毕业生 保障存量找增量

深圳大学努力打赢“就业保卫战”

作者:本报记者 刘盾 通讯员 王若琳 李世卓 发布时间:2020.05.18
中国教育报

■关注2020大学生就业

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面临着更大的求职压力。

很多同龄人忙于找工作时,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16级学生林键铎却已早早签约。他成功签约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技术运营部,年薪近30万元。

“我能顺利求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母校的用心培养,精准推送招聘信息。”林键铎说,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自己明确了求职方向,教学中提供的实战化项目让他练就了真本领。

面对疫情给就业工作带来的冲击,深圳大学迎难而上,提前谋划,精准出击,努力打赢这场“就业保卫战”。

提前布局下好“先手棋”

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场硬仗,学校2019年9月就已作出这样的预判。学校2020届毕业生近9000人,今年预计在深求职的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将高达10万,人数创新高。受诸多外部因素影响,很多用人单位缩减招聘计划,毕业生求职竞争更激烈。

“我校努力下好先手棋,深化政校企合作,提供岗位拓展、职业规划、信息精准推送等服务,助推更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深圳大学党委书记刘洪一介绍,自2019年9月起,学校将校园招聘会频率由每两周一次提升为一周一次,增设了分行业专场招聘会。学校还引进测评系统,调研学生在求职上面临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就业指导。

疫情发生以来,学校选派大量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复工复产。这些干部从一线传回的大量信息,为综合研判就业工作新形势提供了依据。对此,学校精准出台《稳就业促就业措施二十条》,全校总动员,构建党政齐抓、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党委书记、校长向全社会用人单位发出公开信,积极为毕业生寻找“梦想合伙人”。学校层层压实责任,要求各学院(部)主要领导亲自抓就业,主动挖掘就业资源。同时,学校还强调做好就业需求分析,完善智慧招聘平台,广开就业渠道,积极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形成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为就业岗位“做加法”

今年春季,某国企深圳分公司原本不打算举行招聘。学校领导主动上门拜访,根据该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推荐学校优秀应届毕业生。被学校的诚意打动,加之认可深大毕业生多年来的优异表现,该公司最终决定增设多个招聘岗位。

“我们抓住就业岗位难以满足需求这个主要矛盾,积极联系在深央企、骨干企业等往年‘用人大户’,想方设法保存量。”学校校长李清泉介绍,学校多措并举做增量,千方百计拓岗位,发起组织驻深重点企业、在深机关事业单位、高新技术行业等招聘专场。此外,学校还要求院系主任、一线教师运用科研项目、社会服务等资源,主动推荐毕业生就业。

深圳大学80%以上的毕业生扎根深圳。结合这种特殊的优势,学校引导校友会、各二级学院主动挖掘校友企业资源,发起校友推荐就业、定向招聘等活动,争取更多招聘岗位。

近日,深圳宝安区新安街道举办了“助企为民”公益直播招聘活动。在这里帮助开展复工复产工作的深圳大学团委副书记李翔,推荐学校毕业生在线应聘,100多名毕业生与就业单位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针对周边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招工的刚性需求,深圳大学发动派驻到本地各单位服务复工复产的党员干部,构建点对点推荐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目前,学校已在罗湖区、宝安区等地点对点帮一批毕业生推荐工作。

内部挖潜引导毕业生多元就业

今年3月,深圳大学高等研究院毕业生谢承融原打算参加日本东北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受疫情影响,暂时未能成行。本科时候的导师李晓光聘他为研究室科研助理,每个月发给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除了参与科研工作,谢承融也在继续加强学习,为日后深造打基础。

疫情严重影响了国外很多高校的正常招生工作,很多原打算出国深造的毕业生,在录取、签证等方面遇到很多麻烦。

“为帮他们相对充实地度过这段空白期,我们增设了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等岗位。”副校长王晖介绍,学校有大量科研项目,在线教学也需要助教答疑,因此决定从原计划出国深造的优秀毕业生中临时选聘教学、科研助理。

在有着浓厚创业氛围的深圳,每年有大量大学毕业生投入创业大潮中去。深圳大学专门启动了2020年应届毕业生创业虚拟孵化项目专项入园资助工作,对有潜力的毕业生创业项目,从政策、资金、场地等方面进行扶持。

计软学院2017级硕士生冼均健就是学校这些帮扶举措的受益者,凭借“云感英语”创业项目,他获得了学校创业园提供的6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和免费办公空间。如今,冼均健成立的公司开发的英语口语训练小程序用户量已超过6万。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18日第1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