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强化科学指导 预防运动风险

作者:聂真新 杨帆 发布时间:2020.05.09
中国教育报

4月14日,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一名未满16岁的男生,在跑完1500米晕倒后抢救无效身亡。这个悲剧大概率属于缺乏运动导致的“失能”。这种现象在英文里叫“Deconditioning”——“失能”,是指因为突然停止运动后身体机能下降的一个现象。因为疫情,学生以坐和躺为主的方式生活了三个多月则是目前众多孩子“失能”的主要原因。

目前,云南省已经有序开始复学,体育中考在即,学生的“失能”与备考的“短时间”形成了矛盾,增加了安全风险。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系统摸底,有效沟通,物资保障

第一,对有相关家族病史、心脏病等疾病的学生,对中考期间因学业繁忙出现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的学生,以及饮酒酗酒的学生或近期出现心理、情绪问题的学生应给予高度关注。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内容、负荷做出调整或免除。

第二,建立家长、学生、体育教师、班主任的四维有效沟通机制——体育教学安全的专属平台。平台的构建是班主任与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身心状态的必要途径,也是根据学生身心情况调整、减免体育运动负荷和手段的基本条件。

第三,各中学配备体外除颤仪器。学校需要配备相关医疗急救器材,并组织校医院人员、体育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器材使用实操演练。做好体育教学安全防范与急救预案。

第四,加强对云南中考体育改革的经验总结和研究,做好相关舆情防控和正面宣传引导工作。印制《中考体能恢复指导手册》,提高教师、公众、学生的体育知识水平。

    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加强科学运动指导

体能恢复运动处方:强度以中低强度为主,时间为每天30至60分钟(可以用每次10—20分钟累计),每周3至5天,时长为8至12周。运动形式以调动全身大肌肉群、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为主,例如快走、慢跑、跳绳、打篮球等;可以在4周恢复训练后和无氧的间隙训练结合起来。

身体素质恢复建议:一是耐力。基于当前特殊时期下学生机能与素质的客观实际,根据平时机能、耐力素质测试结果,以负荷分层的方式进行练习。可以采用高、中、低三个维度进行分层,不同维度设置不同的负荷指标。

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最大心跳率百分比帮助学生计算有氧训练强度(最大心跳率等于220-年龄),在体育教学耐力练习负荷的递增过程中,不应将负荷量度与负荷强度同时提高。应先提高量度因素,随后适当降低量度因素,提高强度因素,达到负荷整体提高的目的。这种负荷递增过程较传统方式,可更为有效地缓冲负荷提高对学生适应性的刺激。提高练习有效性,降低运动安全隐患。

二是爆发力。以下肢爆发力测试为主要目的的立定跳远是中考体育的考试项目之一。建议在恢复体育课程初期,将有氧能力发展与关节稳定性提高作为基础能力构建的两大要素进行体育教学或中考体育训练的设计。立定跳远是伸髋肌群、伸膝肌群,以及躯干的脊柱伸展与脊柱屈曲肌群综合工作能力的表现。在恢复体育课程正常教学初期,将上述四种关节力量作为立定跳远拆分后的分解能力进行练习。构建爆发力基础,精准强化立定跳远专项需要,可大幅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三是柔韧。中考体育中的柔韧性测试方法为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主要测试目标为腘绳肌柔韧性,在该肌群柔韧性的练习中,建议采用仰卧单腿直膝屈髋的方式进行。

综上,加强对体育中考的科学指导,预防中考体育运动风险,是后疫情时期推进云南中考体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当高度重视。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09日第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