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居家读书·抗疫书单

发布时间:2020.03.25
中国教育报

荐读者:王木春 (福建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人间草木》

汪曾祺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这是一本与花草有关的轻读物。三十年前,当我还是大学生时,我已是个标准的“汪迷”。可最近,又被他的一本小册子《人间草木》迷住了。市面上汪曾祺的书,各种选本数不胜数,仅以《人间草木》为题的书,不下十本。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人间草木》最让我爱不释手。首先,它选文纯粹,42篇文字全是谈虫鱼草木的,不像其他选本,为了增加篇幅,把写人记事文章也塞进去,滥竽充数,名不副实。其次,该书的另一大特色在于,还精选了几十幅清人画的花鸟图作插图,彩印,画质高,古香古色,与淡而有味的文字融为一体。阅读时,突然一朵花或一茎草出现了,眼和心都为之一亮。书中的文章之前都浏览过,只是大多不留印象——我对描写花花草草的文字,向来不经心。但这回,还没读完书,我发现已爱上了花。

当然,汪曾祺笔下的草木,不仅仅是草木,而是人,是情——真情,性情,是任性洒脱的人生态度。写到此,想起书中一段话:“我担心画眉忙着学这些声音,会把它自己本来的声音忘了。画眉本来的鸣声是很好听的,让画眉自由地唱它的歌吧!”不由莞尔。

    《世界美如斯》

 [捷克]雅罗斯拉夫·赛弗尔特 著

杨乐云 杨学新 陈韫宁 译 

译林出版社

我特别爱读诗人写的散文,尤其自传类散文,比如聂鲁达的《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比如赛弗尔特的这本《世界美如斯》。一切回忆,多少总会被镀上一层诗意的玫瑰色,而这色彩,在我看来,唯有诗人的笔才能描绘得精彩。

198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赛弗尔特,是捷克家喻户晓的诗人。他的散文也别有韵味。诗人活了86岁,长长的一生,历经动荡的20世纪,加上捷克多灾多难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传奇。诗人从童年写起,直到躺在医院病房的晚年。全书由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构成,故事里有童年的母亲、伙伴、初恋少女,有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捷克诗人、作家,霍拉、哈拉斯、万楚拉、哈谢克……还有他热爱的家乡布拉格。这些人和事,像一串珍珠,在追忆的夕阳下闪着迷人的光泽。诗人回首前尘,难掩感伤与惆怅,但并不颓丧,虽然过去的一个世纪,在他看来,残酷得“像屠宰场屠夫手里的抹布”,流淌着又浓又黑的血水。书中,诗人写道:“世上的一切并不尽都美丽,诗人选用了便有了生命力。”是的,读它,我一次次被温暖的生命力感动着。

《安身立命——大时代中的知识人》

许纪霖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无疑,这是一本厚重的书。首先是物理意义上的厚重:16开本、628页、46万字。其次,它是一部学术思想厚重的书,作者透过漫漫的历史烟尘,勾画了从晚清至上世纪末中国知识人的心灵史。作者把百年来中国知识人分成“六代”——晚清一代、五四一代、后五四一代、“十七年”一代、“文革”一代、后“文革”一代,这是我见过的对中国近代以来知识人群体的最清晰、最具说服力的分法。书中,作者不同于以往侧重于思想史、政治史或社会史的研究视角,而是从心态史的角度切入,结合其他视角,借助丰富的个案剖析和深入概括的群像研究,书写出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心理情感和集体人格。

书是厚重的,却丝毫不让人望而生畏。我常常一头扎进去便舍不得出来,因为书中随处迸射着作者智慧的火花,也因为书中字里行间晃动着一个个我熟悉又陌生的读书人的身影,我仿佛置身于那个远去的年代,和那些人一起思考探索,一起挣扎彷徨……

《知识分子论》

 [美]爱德华·W·萨义德 著

单德兴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是萨义德在1993年为英国广播公司所作的六次演讲的结集。作为世界级的文学和文化批评家,萨义德梳理了西方历史上若干学者对知识分子的看法,进而阐述自己独特的理解:知识分子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边缘人、业余者、“对权势说真话的人”和质疑者。边缘人是指知识分子不加入“集体的行列迈进”,不跟随别人规定的路线;业余者是指知识分子回避权威和权力,不为利益或奖赏所诱惑,也不为某一专长所束缚,拥有多样的观念与价值,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知识分子才有底气对权力说出真话,以“固守有关人类苦难和迫害的真理标准”。而所谓的质疑者,就是“没有任何神祗可以崇拜并获得坚定不变的指引”。

作者指出,为防止在一个地方出现的教训,可能在另一个地方或时间被遗忘或违犯,知识分子必须具有更广泛的人道关怀,要把自己种族或民族所蒙受的苦难普遍化,连接上其他人的苦难。在书中,他还提醒,知识分子很容易陷入辩解和自以为是的模式里,“对以自己族裔或国家社群之名所犯下的罪行视而不见”。——在当下,萨义德的提醒,很值得人们回味。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25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