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一流湾区建设需要高教融合发展

作者:澳门大学校长 宋永华 发布时间:2019.12.02
中国教育报

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是粤港澳大湾区在战略层面的重要意义。遵循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的原则,全面提升大湾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加快推动港澳和内地更深层次的合作。高等教育的合作和发展,无疑应当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战略意义

高等教育融合发展是粵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世界一流的创新发展区域的客观需要和迫切要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第一,发挥港澳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方面的优势,与内地共同优化人才开发、人才培养环境,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化人才高地,发挥人才的支撑作用;

第二,通过更高水平、更有效的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的合作,促进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合力实现一流的科研和教育,实现三地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并激发创新动能,为大湾区发展提供持续的创新发展动力源;

第三,以更进一步推动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契机,粤港澳共同推动区域高等教育“引进来”“走出去”步伐,积极培育我国开放竞争新优势,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湾区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协同发展

粤港澳三地的高等教育一直有较为频繁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港澳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粤港澳的高等教育也在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的政策推动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逐渐加强和提升,合作内容也从短期性、分散性逐步迈向长期性、实质性。澳门大学近年积极主动参与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了切实、有效的工作:

与大湾区的院校共育人才。在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澳门大学与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在本科生方面,除了与不同院校合作开设本科交换生项目外,澳门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以土木和电信两个学科领域为试点,合作推出大湾区首个双向双学位本科联合培养计划;在科研方面,与广州、香港等地高校共同开展长期合作计划,并在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新材料等领域通过建立联合重点实验室开展联合研究。

参与粤港澳高校联盟的工作。2016年,澳门大学与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高校联盟,致力共同推动和深化高水平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中也明确须“积极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高校联盟未来将是大湾区高校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联盟的平台作用下,澳大积极参与发起成立多个子联盟,涵盖中医药、超算、文化、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2019年澳大倡议发起“粤港澳大湾区西岸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联盟”,希望通过西岸科教联盟的平台,集合西岸城市的科教力量,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引擎作用,切实推动澳门、西岸以及整个大湾区的持续发展。

在大湾区建立产学研基地。2019年3月,在珠海市与澳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澳大与横琴新区管委会签署“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与珠海市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协议”,依托澳大三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他优势学科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力量,在横琴建立产学研示范基地。同年10月,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正式启用,同时澳大还与珠海华发集团成立联合实验室,实现澳珠校企资源整合、协同发展,建设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合作枢纽,推动大湾区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和科技成果转化。

主动担当,引领西岸科技创新发展

澳门在大湾区中需要发挥西岸唯一中心城市的核心和带动作用,并担当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之一的重要角色。澳门大学是澳门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大湾区西岸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必须主动发挥优势,积极担当起引领和推动西岸科技创新发展的使命和责任。聚焦西岸,共建湾区,澳大将积极构思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延揽国际高端人才,发挥人才合作优势。《规划纲要》对大湾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出了更加积极和开放的指示,这也正是发挥优势的关键点之一。澳大将充分结合和利用澳门特区的制度优势和大学的国际化优势,助力大湾区国际化人才的开发。努力创造更多优越条件,加大力度为澳门和大湾区引进国际高水平人才,发挥其对教育科研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并最终实现国际化人才在大湾区的集聚和合力,以人才为引擎和动力,推动大湾区整体发展。

聚焦重点,加强产学研合作发展。澳门集中了大湾区西岸最主要、最优质的科研资源,其中大部分在澳门大学。澳大目前不仅拥有中医药、微电子和智慧城市物联网范畴的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按大湾区发展所需,建立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认知与脑科学三个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明确精准医疗、先进材料、区域海洋研究三个新兴科研领域,以创造更多科研成果为目标。澳大将夯实在珠海横琴建立的产学研基地,发挥澳大的科研资源和科研力量的优势,积极在大湾区西岸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研发,联合大湾区的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省级、国家级科研计划和项目。同时,积极推动成果转化,加强科技成果在澳门和大湾区的应用,力争在西岸的科技创新中建立核心地位。

创新驱动,推动合作办学新模式。根据《规划纲要》的内容,“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是大湾区建设的首要基本原则。目前,港澳与内地合作办学的模式相对单一,仍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更多创新的模式。未来,澳大将利用开放互通的区域创新体系,发挥澳大的国际化优势,着眼“湾区所需、澳大所长”,积极面向全球吸引优质的教育和科研资源,为大湾区尤其是西岸的高等教育及产学研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共同推动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的建设。

展望未来,在新时代国家进一步开放发展的进程中,澳大将积极配合国家和澳门特区的总体部署,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主动作为,提质科研创新发展,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持续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澳大提出的“培养更多爱国爱澳人才,创造更多科技成果,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可持续发展,助力粤港澳湾区建设”的期盼,服务湾区,贡献国家,并从中实现澳大整体水平的飞跃和提升。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02日第5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