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周群:小宇宙因阅读而爆发

作者:景文 发布时间:2019.12.02
中国教育报
周群:小宇宙因阅读而爆发

教室里,周群和学生们在一起。(图片由作者提供)

播撒阅读的种子

那天,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周群的语文课上,每名学生都领到了一本小册子和一张读书单。册子不厚,淡绿色的封面上有四个字——“见字如面”。周群简单地讲了讲要求,学生们很快安静下来,进入阅读状态。他们屏气凝神,表情很是专注。时间在静谧中流淌,周群轻手轻脚地在教室里巡视,观察着学生的读书状况。偶尔也会弯下身,凑近某个学生,轻声回应着他的问题。读着读着,有的学生长长地叹了口气,有的学生眼圈红了,还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一个多小时后,学生们陆续读完小册子,又开始在读书单上奋笔疾书……这一幕发生在周群的阅读课上,这一天,学生们阅读的是周群精心为他们制作的《见字如面》家书集。

十五封家书,共计一万九千字。从和同事一起遴选,到文字校对,再到设计版式,交付给复印店打印成册,整整三个晚上,周群每天都忙到深夜一两点。

阅读课的当晚,周群将学生们的读书单带回家中仔细研读。除了在遴选家书上下足了功夫,读书单上的每一道笔谈题目周老师也都花了心血进行设计:学生们要选出十五封家书中最能打动自己的一封,写出原因;并要归纳十五封家书在主题、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异同;他们还要自主建构——自己归纳出家书的价值。

眼下,周群最想了解这十五封家书是否发挥了她预期的作用:这些书信究竟给学生们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文本能否在一个多小时内对学生形成思想情感、认知方面的冲击,提升他们对家书乃至书信价值的认识,感情上有激荡,甚至有写作冲动?……

在我看来,家书的价值在于真诚。真诚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诚恳可信,表现出作者对自己所要交流、嘱咐的对象的感情与希望。在家书中传递了对所写对象的关怀与爱意,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与浓浓的感情,表达了高如山峰、阔如大海、长如江河般沉重深厚的情感。——八年级(7)班陈嘉佐

家书不只是几片单薄的纸张,更是一种关于爱的表达,是连接双方的桥梁。家书本就是最亲密的人之间的情感产物,其中表达的情感应是最浓烈的,是对对方最好的帮助、教导,抑或是关爱。这份家书是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或许在口中说不出的话,道不出的感情,能在家书中得到最好的诠释。——八年级(7)班石博文

家书对于两个在不同地方的人来说是异常珍贵的。所谓“家书抵万金”,正是因为家书是每个人情感的寄托,它让两个分别的人能联结起来。家书中洋溢着爱与热情:父辈对子女的教导,充满了担心和忧虑;妻子对丈夫充满了爱情美满的期待;革命青年的绝笔,充满青年人英勇赴死的深情。这是家书,这就是爱。——八年级(8)班王睿琪

那天晚上,周群一口气读完学生们的笔谈文字,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不要将《傅雷家书》‘孤立’起来,要将这本书放置在书信体作品——这样一个‘坐标系’里开展阅读,挖掘这本书的教学价值。”

其实,这一天阅读课上的活动,仅仅是《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中的一环。周群从2014年开始进行初中语文学科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这一次,她将项目学习与整本书阅读相结合,设计了“见字如面”项目学习方案,以带动学生的《傅雷家书》整本书阅读。《傅雷家书》是阅读重点,但不是唯一。除了阅读精选的十五封各个时代的家书,周群还带领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傅雷的一生》。她还为学生开了一份书单,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自选一本家书进行拓展阅读。学生们则要按照阅读计划,完成三份读书报告;并围绕《傅雷家书》信件的主题、写作手法等,自选角度,分小组进行整合性阅读,撰写探究小论文;还要自选《傅雷家书》中最能打动自己的一封信,配乐朗诵,提交音频作业;撰写一封信给自己至爱的亲人;最终参与班级与年级的“见字如面”读书分享会。

十五封家书,让学生们读到落泪;阅读《傅雷家书》又让他们在了解名著深刻内涵的同时,重新审视自己与父母家人的情感;给至爱亲人的信,学生们又写到落泪。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在周群的微信公众号上读到这个案例后评价说:“让家书文化真正走进课堂,学生将会受到多方面滋养。”

以上案例仅是周群带领学生开展阅读的众多案例中的一个。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说:语文阅读要“1+X”,“连滚带爬”地读,语文教师要当“阅读种子”。对温儒敏的主张,周群很是赞同。但她会追问:“X”是什么?“1+X”怎么“+”?“连滚带爬”地读,又该怎么读?她得自己实践得出个答案才行。

“阅读要‘1+X’,这个‘X’应该是从教材中生长出来的,课内外阅读要打通,不能是‘两张皮’。”所以,七年级的时候学生们读《昆虫记》,周群觉得只读这本还不够。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的博物学著作,为他们开启博物学领域的大门,她把自己的藏书装了满满一个行李箱,带到教室里让全年级的学生进行专题阅读。学生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除了写读书单,他们在周群的带领下,不仅观看了卞毓麟的科普讲座,还给作者写信,交流阅读心得。《星星离我们有多远》中,记叙了不少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事迹,周群觉得还得让学生们多了解今天的科学家。所以,学生的拓展阅读材料里又出现了对科尔·萨根奖获得者、中科院天文学家郑永春的通讯报道和他的两篇书评……

“让阅读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幸福的读书人。”每迎来一届新初一学生,周群都会向学生们宣讲她的理念,她希望学生们对世界的好奇心、求知欲能伴随着阅读与日俱增。在周群看来,学生热爱阅读,沉浸在阅读中,读就会真正地发生,学生就能自己发现,进而自主建构。优秀的作品自有力量。语文教师最应当做的,是将阅读的种子种在学生们的心里,用心浇灌,帮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

面向未来做教育

今年3月,周群接受了《科普时报》总编辑尹传红的邀约,在报上开辟《面向未来做教育》专栏。她请同事兼好友黄山帮她设计了专栏图标。很快,黄山就设计好了:图标的左侧,一位成年人正从后方托举着一个孩童,攀上由“面向未来做教育”几个字搭成的高高的台阶。

周群很喜欢这个图标,觉得这其中正是蕴含了教育的真谛——“阅读教学应立足于为国家培育未来的合格公民,总目标应指向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我们做跨领域阅读推广、科普科幻教育,乃至面向未来做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在周群看来,跨领域阅读是特别好的理念。这是她参加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的研发、主编了《中学生阅读行动读本》之后最大的收获。所谓跨领域阅读,是指学生不仅应阅读文学作品,还应阅读博物、社会、科学、历史、艺术、哲学等其他领域的著作。跨领域阅读的理念虽好,但全面推广显然难度太大。怎么办?周群认为,要从一线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科普科幻阅读就是她选定的突破口。她暗下决心,要把“面向未来做教育”的种子一片又一片地播撒在教师们的心里。

2016年至今,周群主动走出舒适区,花了大量精力,虚心求教于科普与科幻作家、科学家、学者,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从2017年北京景山学校“创意·创新·创想”科幻教育论坛,到2018、2019年全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大会的成功举办,周群在其中扮演了中小学科普科幻教育实践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前不久在重庆举办了第十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新华社的一篇题为《中国科幻助力点燃并保护孩子想象力》的报道中特别介绍了周群在青少年儿童科幻教育方面的实践。目前,她正在与作家、出版机构等密切合作,为青少年儿童量身打造读本。

一方面,周群潜心于“深耕”,身体力行开展教学实践,在整合资源和开发教学支架上下功夫,不断推出可操作性强的阅读教学案例,用实际行动为教师们提供教学方面的帮助。另一方面,她通过《科普时报》《面向未来做教育》专栏宣传理念,《中小学推广科幻教育正当其时》《跨领域阅读:面向未来做教育的重要举措》《如何“渗透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如何让科技助力中小学阅读活动的开展》《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老师请先把书读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已经在媒体上发表文章20余篇,《语文教学如何助力学生科学素质提升“不断线”》一文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不仅如此,周群还利用各种机会作教师培训,传播“面向未来做教育”的理念与教学经验。每次师训,不论自己身体条件多么糟糕,精神状态多么疲惫,一登上讲台,她就像“小宇宙爆发”了似的。她态度诚恳,热切的话语铿锵有力,总能点燃老师们的学习热情。每到这时,她都会叮嘱小伙伴:“老师们,一定要把书先读起来!”周群热爱阅读,家里藏书甚多,她常半开玩笑地说,家里只有书值钱。正因为如此,她常常收到求助短信,请她给教师或学生们推荐好书,她也从不吝啬于把自己的藏书分享给大家。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成为项目学习和科普科幻教育的实践者。

平日里的工作让周群忙得四脚朝天,但凡是涉及阅读推广的事,她总是尽量安排。她应邀在北京教委“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上与家长交流“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孩子偏爱电子阅读怎么办”等话题,录制视频节目,向学生们推荐《成长,请带上这封信》《明亮的对话》《先生》《火星孤儿》《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等好书;她利用点滴时间为北京广播电台《主播在线》图书资讯栏目录制名家推荐音频,推广过的作品如少儿科幻作家马传思的《奇迹之夏》、少儿军事文学作家八路的《特种兵学校》,以及包括《京范儿》《老北京规矩》《北平风物》《邓云乡集》《老北京的生活》等在内的一批北京传统文化主题的书目。广播电台的编辑老师每每找到她推荐图书,她总是答应得很爽快。在她看来,能面向青少年乃至全民的阅读推广需要从小事做起。

“用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主人公的名字‘瓦尔瓦拉’做公众号的名称,是因为我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敬意。我相信人总要追求点儿什么,一点一滴地努力,会让未来变得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愿意做一名种子教师,并以此感谢爱护我、助我成长的恩师与朋友们。”

这是周群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写的一段自我介绍。做一名种子教师,在学生们心里播下阅读的种子,在教师们心里播下“面向未来做教育”的种子,这既是她许下的诺言,也是她行动的最好写照。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02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