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从前期的全面改薄资金,到后期的“智慧教育”,三年投入一个亿

四川阆中:教育信息化游向深水区

作者:通讯员 姚琴 发布时间:2019.11.30
中国教育报
四川阆中:教育信息化游向深水区

阆师附小“双师”课堂上,孩子们在电脑前专心上课。资料图片

阆中是地处四川的“千年古县”,也是闻名的“春节发源地”。历史还出过两对兄弟状元,老城古街、楼阁亭台、诗词歌赋,科举文化等馈赠给这座城市丰厚的历史留存和文化底蕴。

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阆中从开始的停滞不前到后来的高速推进;从在南充市范围内垫底到今天的后来居上;从前期的全面改薄资金,到后来的“智慧教育”专项,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总额超过一个亿,成为川北教育信息化的一个亮点。

    网络直播同步互动 感受全新教学手段和风格

2019年9月26日,是阆中师范附小每周四的常规教研活动日,但今天的教研活动有些不同:这是位于县中心城区的阆师附小和处在边远乡镇的木兰中心校结对牵手的首次网络直播同步互动,也是阆中推进智慧教育,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第一次尝试。课堂内外的不少教师和电教馆的工作人员都在心里暗暗鼓劲。

教研活动由阆师附小的杨小雷老师主讲《百分数》。在附小课堂现场,杨老师由喜欢“跳水、篮球、乒乓球”的人数比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引导孩子们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逐步探索交流,最后通过生活中的百分数来进行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木兰中心校的录播教室里,六年级的同学们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同步教学。孩子们在杨老师的远程引导下,一起回答和分享,感受全新教学手段、智慧教学环境互动性强的教学风格。

在主讲教师认真授课的同时,两所学校老师的观课、评课工作同步展开。走出课堂的杨小雷老师说:“我上过大大小小包括省级在内的公开课,但这种网络直播课堂还是第一次。孩子们在课堂上的交流和互动给了惊喜。”木兰中心校的教师贾敬则表示,和附小老师的同步教研让我们感受到校本教研的重要性,希望借助互联网上附小优质资源,提升学校整体质量。

阆师附小(六一)班学生魏涵说,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我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以后还可以和外国的小朋友在屏幕里交流,心里充满了期待。

    从局长的“两个没想到”到基础设施实现由弱变强

回想起三年前阆中的教育信息化状况,阆中市的教育科技体育局局长陈伟是最有发言权的。

2017年任局长不久,陈伟便对全市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让他大吃一惊,直呼有两个没想到:他没想到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如此肤浅,没想到全市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如此缓慢。这样的现状,不说与一线的大城市相比,就是在南充的九县市区里,都排在后面——这让他感到非常汗颜。

在这种形势下,2017年12月,阆中召开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陈伟局长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去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制订了“2017年完成部分基础建设,2018年完成设备完全达标,2019年完成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达到或略高于全省教育信息化平均水平”的总体目标。

三年过去了,“三通两平台”基本建成,全光纤高速教育城域网组建完成,中心机房完成扩容改造,共配备班班通设备1600余套,学生计算机8400余台,生机比、师机比全部高于省定标准;视频会议系统双向互通,平安校园监控系统全覆盖,城区示范校、片区中心校、边远薄弱校三类学校统筹布局的精品录播教室和简易录播教室全部建成;综合型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涵盖人事管理、装备管理、学籍管理、招生派位、教育资助等多领域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教育管理更加便民、开放、高效。

时光做证,当初制订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从专业的管理队伍到高效的培训机制

教育信息化建好是前提,应用是根本。

阆中建立起市级设备技术维护中心(设在电教馆)牵头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加强对全市教育技术的引领和指导,重点突破一些技术和维护的瓶颈,向应用研发和功能挖掘的深水区挺进。

此外,自2017年以来,阆中市教科体局先后派出到清华、北大、北师大等知名大学研修学习的校(园)长、骨干教师近300人次,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播下了优良的种子。

除了这种“引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模式,他们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本土专家的培训和培养上。包括成立全市教育技术学科专家组,建立常态培训考核机制等。

阆中从南池幼儿园4D智慧教室应用到南池小学、多维小学、思源小学创客教育的多点开花,从阆师附小AR、机器人特色教育到3D打印的全市渗透,从爱评课系统试点应用到“互联网+教师评价”的全开放的在线教学教研的常态开展,阆中基本形成了了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的良好生态。

良好的生态,催生了大批优质的信息化科研成果。如阆师附小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识字教学策略研究》、实验小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与方法的研究》等,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和科研价值,且已不再是城市一枝独秀,而是并驾齐驱。

阆中市瞄准“三类学校”即城关示范校、片区中心校、边远薄弱校进行布点布局,优质学校带薄弱学校、优秀教师带普通教师,打破校际之间、区域之间碎片化和各自为阵的资源建设瓶颈,形成了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资源共享、区域互动、全市联动的一张网格局。

在教育的协同发展上,他们更是把目光聚焦在全省范围。2019年7月,阆中与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棕北小学、北新实验小学、新津一小等名校结成了同城化合作联盟,签订区域协同发展结对协议,结成紧密联系的成长共同体,定期组织开展交流互访活动,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直播教学教研,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为进入四川全省云网络教育乃至全国优质教育联盟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30日第3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