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养为育之本 天道不可逆

作者:李玫瑾 发布时间:2019.11.28
中国教育报

人类是自然之子,生存和发展要敬畏自然法则,不可逆行。

我倡导将“家庭教育”改为“家庭养育”,以区别于学校的教育。父母不养,就没有育的资格。养育是家庭的责任和优势,影响并决定一个民族的实力。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社会的支点在哪儿?我们看病希望找好医生、上学希望孩子遇到好老师、打官司希望遇到好法官、用工希望找到好员工……人,才是社会大厦之基,是社会发展动力,是社会的支点。如何让每个人更优秀?家庭养育非常重要。

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参与社会各方面的工作,有人曾设想尝试戒断母爱,替代抚养或集体抚养等,这类实验的结果都很悲惨。

美国心理学主席哈洛博士上世纪50年代做了有名的猴子实验,将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子与母亲分开隔离喂养,一猴一笼,吃住无忧,但是小猴子神情呆滞,像孩子有分离焦虑那样不停地吮手指。后来哈洛用绒布母猴和有奶瓶的铁丝母猴做对比实验,发现小猴子饿极了会去铁丝母猴身上吃奶,但一旦吃饱就回到柔软的绒布母猴身边。这些小猴子被放回猴群时,惊慌失措、性格孤僻、神情呆滞,不和其他猴子玩耍,甚至不能交配。母爱被剥夺,对小猴子造成了致命的心理伤害。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因为担忧母爱过度,就对自己的孩子戒断“母爱”。结果他的三个孩子成年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大儿子30岁时自杀身亡。

“二战”时希特勒曾有一个疯狂的“生育农场计划”,想制造纯种的雅利安战士。战败后,这些孩子在孤儿院长大,因为自幼没有父母的关爱,大都性格孤僻,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很难融于社会,一生都非常痛苦。

1931年,心理学家凯洛格把自己10个月大的儿子和一只7个半月大的小黑猩猩一起抚养,9个月后孩子开始模仿猩猩的发音和行为,饥饿时像猩猩一样发出声音要食物,语言能力落后于同龄幼儿。虽然实验随即停止,但后来他长到42岁时自杀了。

这些可怕的实验证明,人的养育要遵循自然之道,母亲的亲自抚养是人类最好的养育模式,婴儿与看护者之间的健康良性互动可为两代人带来积极成效。

0—3岁,是孩子最脆弱也是大脑发育最快速的时期,是非常关键的机遇期,父母抚养、照料孩子的方式,会对大脑功能产生终身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后代。来自神经科学和表观遗传学的证据表明,儿童在生命初期对环境影响非常敏感,与照顾者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在逆境中培养复原力。

0—3岁的抚养,也是形成依恋情感的关键期。婴儿依恋的重要性是在“二战”后发现的,因为战争造成很多孤儿,他们被送到养育院,成年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学家调研后发现,他们的心理疾病源于幼年没有形成稳定的一对一的依恋关系。

人类生命初始需要一对一的抚养,并需要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作为自然界中最高级的动物,人类初期无能无助,所有的生命需求只能通过哭喊来实现。特别是一岁之内,妈妈对孩子的照顾是全天候的、不厌其烦的。孩子一哭,妈妈就回应,每一次回应都会增加孩子的快乐和满足,一次次快乐和满足会成为身体的记忆。依恋得到满足的孩子才有安全感,才会信任、知足、友好、自信,由此发展出好的社会性。现在很多人的暴脾气,都是社会性不足的表现。

依恋得到满足的两个前提是亲自养育和稳定养育,这也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心理资本。亲自抚养才能读懂孩子,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听父母的话;稳定抚养,才能塑造心理完整的正常人格。人格是独特、稳定、整体的心理风格,源于稳定的养育背景。有些父母自己很成功,但孩子养得一塌糊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抚养关系出现缺陷或转折,导致孩子形成了依恋混乱,最后出现双重人格问题。

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心理疾病也与早年抚养不当有关。比如依恋期频繁更换抚养人,没有稳定的一对一关系。比如隔代宠养,上初中时父母接过来严管,亲子冲突严重。还有父母缺位,或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频繁转学,不严格要求品行却过度要求学习成绩,都是孩子出现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最初问题显现在情绪上,敏感、急躁、充满戾气,然后行为上表现为自私、霸道、狠毒,出现各种各样的人格缺陷。

养育不当的后患,会延迟到10年之后才显现。看似青春期的问题,其实都源于父母的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健康人格的最基本决定因素不是学历知识、财富地位,而是人的教养;决定教养最关键的是家庭,尤其是6岁之前的养育。

鉴于人类特有的养育要求,建议全社会高度重视人的养育稳定性,国家能否给母亲3年带薪养育期?扶贫政策可否考虑帮助孩子12岁以下的家庭至少解决一个人本地就业,可以留在孩子身边?对于无特殊理由生而不养、完全不尽父母天职的人,能否通过减免福利、补贴等方式施行处罚?

总之,社会问题归于原点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寻找根源在早年,早年的问题在家庭遗传和养育。在此我@所有人,要养孩子就要认真地养、用心陪伴,养出孩子的好情感、好人性、好生活。如果想摧毁一个民族,就先让人的质量降低;如果想让人的质量降低,就先让其家庭名存实亡。千家万户养育出身心健康的人,须有社会共识与制度保障。(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28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