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进一步深化落实的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应运而生。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使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有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然而,从目前的阶段来看,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都缺乏对“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意义的充分认知,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学习,从而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将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意义出发,深入探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式,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实践路径。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意义。
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下,往往教师只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不够重视学生的实际融入情况,导致“教”与“学”存在脱节。同时,部分初中英语教师设计阅读教学时,没有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导致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出现“偏离”,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开展“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活动,能够引导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教师能够从全方位考虑教学设计方案,进而创设出更加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学习反馈,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实现初中英语高质量教学的目标。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目前的阶段来看,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将阅读文本中的知识与阅读技能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学习活动,并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自评与互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实践路径。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对于整体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从明确教学目标入手引导学生开展学习,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迷茫的情况。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结合教学要求与课程内容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以学习目标为统领,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育人价值。同时,初中英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基础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构建多样化课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好奇心比较强的时期,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甚至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构建多样化的课堂,比如创设教学情境、构建讨论性课堂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之中,以此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英语八年级下册慈善主题阅读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中外文化对比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进入具体的教学情境,构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结合阅读文本进行小组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自主对文本进行阅读与探究,进一步加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创设逆向评价教学。在传统初中英语阅读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习惯性地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容易打击到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而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展开评价,能够清楚反馈学生学到了什么,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时,“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能够使教师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进行逆向评价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将评价贯彻落实到整体的阅读教学课堂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比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检验,组织小组学生进行相互评价,纠正阅读或文本理解不正确的部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应该对学生之间的评价进行补充点评,让评价成为学生深化理解知识的过程,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育人价值。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增强阅读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需要深入探究“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构建出更加完善的阅读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需要跟随教育发展潮流,贯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17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