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从自发自觉到深入有效

作者:庄照岗 发布时间:2025.02.18
中国教师报

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区域教育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读书会正越来越成为众多区域、学校、教师的自发选择。读书会常态化的开展确实唤起了部分教师的读书热情,激发了教师向上生长、向外探索的信心与抱负。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读书会却面临难以深入的困境。我认为有如下原因:一是阅读信念不坚定。一些教师参加读书会只是基于希望多读书的意愿,阅读信念并不坚定,只是消遣式、应付式地读;二是阅读内容不统一。许多读书会常常让教师各自分享阅读书目,不作统一要求,彼此间没有交流互动;三是阅读组织不紧密。没有形成严格的规章制度,过于强调自由自愿,时间与环节安排不合理,教师分工不明确、准备不充分;四是阅读转化不充分。为读而读,阅读没有与教育教学有效结合,导致知行分离,读书没有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生产力。

因此,要推动读书会从形式化走向内涵式发展,从浅阅读走向深阅读,从低效阅读走向高效阅读,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坚定阅读信念

读书会的持续、有效开展,需要参与教师从内心深处认同阅读的意义与价值,并将阅读内化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从主观自发走向行动自觉。

只有建立在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教师才能真正全情投入阅读,收获新知与成长。反之,如果为完成任务而阅读,为应付检查而阅读,不仅起不到阅读的效果,反而会败坏阅读的品位。

与此同时,自觉的阅读应该是专业的阅读。专业阅读是对抗浅阅读的最好方式,它建立在“悦读”基础之上又超越“悦读”,是一种沉潜其中的“强力研读”、攻坚克难的“费力啃读”。专业阅读需要教师“反复重读”“聚焦阅读”“互文参读”。

此外,自觉阅读还应是有目标的阅读。有目标的阅读让阅读更有针对性、更聚焦,也更容易有成效、出成果。

完善组织架构

健全完善的组织架构是教师读书会持续、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首先,读书会要有清晰的目标愿景、明确的宗旨方向,从而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增强参与感和归属感。其次,读书会要有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和规章制度,明确时间安排、环节设置、职责分工,确保每次活动都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最后,读书会必须建立有效的反馈与评价机制,定期评估阅读效果、交流阅读心得,对问题进行调整优化,确保读书会不断改进提升。

通过这些措施,读书会才能真正从松散化、随意化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而非形式上的存在。以东莞“领读者”活动为例,我们凝练出“书香盈莞邑,领读共成长”的核心理念,采用“每周一书”“每周一期”的形式开展。活动由一名领读者(语文教师)示范领读,两名跟读者(其他学科教师+学生)从不同角度跟读,嘉宾点评(家长、作家、学者等)并进行现场互动,构建起一个紧密的学习共同体,不仅教师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提升了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还带动了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沉淀阅读成果

阅读是知识与信息的输入,但仅有输入还不够,需要将阅读的成果进行沉淀和转化,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跨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亚瑟·盖茨的一项研究表明,用30%—40%的时间学习输入,用 60%—70%的时间输出,学习效果才是最佳的。输出不仅能让我们反刍阅读内容,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认识,还能够鞭策我们更好地输入知识、吸收知识。输出也是对输入效果的检验,可以是当众演讲、学术论文写作,还可以是讨论交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总之,阅读不能止于读完,要鼓励成员将阅读所得进行梳理、总结和提炼,将阅读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和价值。

打通知行壁垒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学、提升自我。因此,读书会的开展要督促、引领成员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打破阅读与行动之间的壁垒,将阅读与工作、学习进行融合,推动阅读成果转化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带着问题读书,即根据日常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选择阅读内容与阅读时机,阅读是基于问题、源于问题又归于解决问题的。比如班级管理出现了问题,可以选择与班主任管理相关的书籍,学生作文写不好,可以选择作文指导类书籍。二是阅读成果反馈给教学,即阅读发现教学化。阅读中有好的素材、理论、点子,可以嫁接或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性和有效性。比如读《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书中关于说理的主张与理由、情绪与措辞、可靠论证的中介保证等都可以拿来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从而改进高三写作教学。

总之,教师读书会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其深度与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坚定阅读信念、完善组织架构、沉淀阅读成果、打通知行壁垒等方面多维施策,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创新力,最终惠及学生,推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请相信,我们的每一次深入阅读都是对教育理想的又一次追寻,每一次有效讨论都是对教育智慧的又一次点亮。让我们在读书会的平台上,共同书写教育的美好篇章。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中国教师报》2025年02月19日第10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