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区域教研转型的进阶之路

作者:张 海 发布时间:2025.01.21
中国教师报

奈曼旗地处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自20世纪90年代起便将区域教研视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在旗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教研室的精心引领下,奈曼旗基础教育在全市始终保持领先地位。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奈曼旗教研室在推进教育改革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从困境中突围,实现教研的转型升级,成为奈曼旗亟待解决的问题。

困境剖析:现阶段区域教研的三大症结

教研系统性缺失。在落实新课标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时,课程内容研讨未形成连贯体系,使得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趋于碎片化,难以将新理念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犹如零散的拼图,无法拼凑出完整的教学图景。

整体规划乏力。未能从全旗教育宏观角度出发,结合各校实际布局教研重点与方向。资源分配不合理,部分学校和学科教研支持不足,影响整体教学质量提升。恰似一盘棋局,棋子布局失当,难以发挥整体效能。

规划前瞻性不足。难以应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使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化推进受到阻碍,无法及时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如同行驶在未知水域的船只,缺乏精准导航,迷失了前行的方向。

破局之举:整体谋划与精准施策双轮并进

理念引领,构建体系。奈曼旗教研室秉持“植根课堂,现场教研”的理念,构建了“三五二三”教学教研高质量发展体系。

“三”,即三级教研平台。一级平台由旗教体局统筹、教研室牵头,采取行政推动和业务引领的方式,组织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大比武及各学段各学科定时定点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上下一盘棋;二级平台是“名师工作坊”“义务教育联盟体”和“教改大课堂”,通过选派优秀教师送课下乡促进资源共享与交流;三级平台是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聚焦常规管理与课堂教学改革等,提升基层学校研究力。

“五”,即五项活动。基于新课标的“旗级教改大课堂”,为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搭建舞台;分享本土经验的“义务教育联盟体”,汇聚多方智慧;学科引领的“名师工作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备考年段的“思维训练研讨课”,助力学生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科竞赛”,激励教师不断进取。

“二”,即两个项目。主题引领的定时、定点联片教研和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整体学习项目,推动教研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最后的“三”,即三个成长平台。搭建优秀教研员、学校业务管理干部研究指导展示平台,旗名师引领示范展示平台,优秀骨干教师专业提升展示平台,让各层次教育人才得以崭露头角。

多管齐下,成果丰硕。以《奈曼旗中小学单元整体学习项目行动研究实施方案》等为依据,旗校联动研制课程实施方案,形成国家课程方案转化落地“施工图”。通过“旗级主题引领、片区联片搭平台、校本教研为基础”的工作机制,对课程实施关键难点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同时,汇编《单元整体学习设计优秀案例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段全覆盖,为教师提供“脚手架”。

展望未来:从优质教研向卓越赋能型教研转变

围绕中心,坚持路径。奈曼旗坚持从优质教研向卓越赋能型教研转变,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学习”项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坚持推进学校课程建设三年行动,确保课程改革有序推进。

践行策略,整体规划。行政推动,通过召开座谈会、推进会、成果展示会等,从行政层面助力本土经验的改进,形成完备的科研引领体系;专业策动,旗教研室构建备教学评一体化发展体系,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支持;全员促动,全体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确保改革全面覆盖、深入推进。同时,对全旗教科研活动进行三年整体规划,制订和优化系列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行动保障。

以校本教研为基点、联片教研为平台、旗级教研为引领,持续抓好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立足课堂三件事,不仅在本地区发挥更大效能,还积极与其他地区交流分享,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

(作者单位系内蒙古奈曼旗教研室)

《中国教师报》2025年01月22日第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