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

高中语文如何做好美育教学

作者:王科举 发布时间:2024.12.16
中国教师报

立德树人是我国人才培育的教学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施“五育”并举教学。作为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美育教学在“五育”并举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是实现美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实施美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语文美育教学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是学生培养健全人格、塑造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美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此阶段助力学生美育意识的提升,让他们去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美育教学模式,提升语文美育课堂教学质量,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着手,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感知世界的美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要帮助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趣味诗词诵读 体验语言之美

语文拥有优美的表达方式,更充满着艺术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孕育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基于语言的载体一代代传承下去。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朗诵优秀古诗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深入感受言辞的美好、体会情感的温馨表达。例如,语文课程中的《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主要描写美好的田园生活,它的韵律极佳、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时能感受到作者舒畅的心情,自己的心境也会开阔很多。其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描绘出宁静而怡然的田野生活,体现了从官场过渡到田园生活的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有情感的朗读、分段朗读、搭配音乐朗读等多种方式中自主选择,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体会到古诗词的韵律美、语感美,同时鉴赏古诗词的修饰和表达方式,感受其中的情感;教师也可以采用举办朗诵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自行选择古诗词进行创意朗诵,从不同的角度品味古诗词的美好,感受古诗词表达的意境美,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能力;语文是美的载体,它可以通过优美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将美好的画面描述出来。当学生通过文字解读去想象画面时,就能拥有无限的遐想空间。语言对景物、人物、事件的表达,也能让读者透过文字看到其描述的画面,如同真实存在的情景,使得画面意境立体化。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特征的方式,搭配多媒体设备呈现画面与意境,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冲击下感受古诗词的美好,从而培养其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深入语文探究 领略文化魅力

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汇集了多方思想精华,具有突出的人文特征和强烈的艺术气息。例如,语文课程中的《窦娥冤》这篇戏曲作品,主要描述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悲惨人生,他们在黑暗时代中看不到希望,却一直保持善良、正直的高尚品质。《窦娥冤》通过对窦娥这一身心柔弱却不畏强权、明辨是非,最终惨遭枉杀的女性形象的描绘,揭露了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也凸显了作品的中心思想,耐人寻味。戏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作品对人物的刻画灵动、真实,同时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思想。教师可以将戏曲作为教学主题,带领学生共同探究一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探究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让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直观地感受到戏曲带来的冲击,并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作者对正义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丰富语文实践 品味生活美好

品味现实生活的美好对于正向影响学生的心境至关重要,高中语文教学也要联系实际生活、丰富语文实践。对于高中学生而言,语文是了解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感受美育熏陶、提高美育能力的重要方式。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生活化属性,其中的语言描绘、思想表达等都离不开生活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探索,让学生融入现实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看到生活的精彩,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培养其创造美好的能力。例如,语文课程中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属于自然科学说明文,使用了大量的说明表达方式介绍我国的建筑。我国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建筑结构、颜色、材料使用等方面都独具文化魅力。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十分严谨,准确体现了人们对建筑美的向往。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在“古建筑”主题下让学生从古建筑的外貌特点、结构、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进行探索,品味我国古建筑的美。这样,学生在对古建筑有所了解的同时,也能促进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参与此类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的视野从课本知识拓展到实际生活,透过生活的所见所闻感悟其中蕴含的美学元素,从而让学生体会实际生活的美好。

美育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培育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在高中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三观”理念,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拥有美好的精神追求。在高中阶段,从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上看,美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需要基于“以美引善”的教学理念,不断助力学生德行的培养,从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国教师报》2024年12月18日第1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