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与你共读

培育爱的能力

作者:李怀源 发布时间:2024.12.10
中国教师报

拿到教育学者朱永新寄来的《我爱妈妈 我爱爸爸》,感觉很新奇。读完整本书,我发现了具有穿透力的爱之光,这束光穿透了人到中年单调重复的生活,唤醒了沉睡的力量。

爱的影响力:这是一本来自作者人生体验的图画书。朱永新对父亲母亲的回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父亲的礼物”“母亲的房子”是作者为父母勾勒出的“精神形象”,父亲的“要做就做最好”的名言时刻影响着他。母亲带领孩子们参与“燕子衔泥”般的建房子行动,为他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以此为底色的“父母之爱”穿越时空,从懵懵懂懂的感受到深入血脉的感动,都化作文字贮存在书中。

插画家郁蓉回忆童年,这些记忆为她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港湾。两位创作者同时回忆了父亲、母亲。经过比较会发现共同的特点,父亲言传身教向下一代传递生存的技能,更像生活导师;母亲在做事中给予成长的力量,更像精神导师。两位创作者把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积淀融入创作之中,让我们看到一本经历岁月打磨的爱之书。

爱的感染力:这是一本0—99岁都可以阅读的图画书。“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有一句名言:“图画书是0—99岁的人都可以读的书。”这句话广为流传,是因为阅读图画书儿童会有儿童的体验,成人会有成人的感悟,每个人都有收获,所以都喜欢阅读图画书。这句话用到《我爱妈妈 我爱爸爸》这本书更是恰如其分。阅读这本书会唤起儿童的生活体验,当下如何与爸爸妈妈相处,不待成人以后再检索回忆,此刻就可以把一个个镜头定格。让幸福充盈在当下的每时每刻,多一些沉浸式爱的体验。

小学生阅读这本书,会知道如何记录和描述与家人相处的情景。小学生在观察世界、体验生活的同时,能够用图画与文字记录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他们急需一种能够理解又可以模仿的方式来学会记录。这本书就是帮助小学生学会记录自己身边故事的“例文”。比如记录的角度,书中有两种视角: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两种视角的文字是一种“对话机制”,让小学生能够随文字进入角色内心。再比如记录的文字,书中文字清新简洁,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具备散文和儿童诗的特征。图画的表现方式也很丰富,有很强的设计感和表现力。图文结合的表达方式,可以给不同小学生提供帮助。

中学生阅读这本书,会看到自我成长的模式。如何破除中学生与父母的“对抗”?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之余能够反思自己的成长?在千千万万的家庭中,时刻都会发生因生命成长而“焦灼”的情况。家庭里的事不能全由大人的心愿,也不能全由孩子的心愿,彼此都是在“底线”之间试探,然后寻求彼此相处的“边界”,从而建立一种规则。中学生阅读这本书,会发现父母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孩子也应该处于变化之中。了解这些之后,就不会因“屈从”于父母而内心压抑,也不会因“叛逆”而行为怪异,而是寻找与父母相处的恰当模式。

大学生阅读这本书,能够回忆童年体会父母的不容易,更能够提供一种为人父母的模板。成年人阅读这本书,能够更好地理解儿童——多发现优点,少进行责难;多承担责任,少进行抱怨;多满足愿望,少讲大道理……

爱的创造力:这是一本可以多种形式阅读的图画书。家庭场景中的阅读是亲子阅读。这本书中的角色可以直接对应,父母孩子可以本色出演。读完后,家庭成员还可以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孩子会调动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也会一次次聚焦,把妈妈、爸爸的样子描摹得更加清晰。

爱的凝聚力:这是一本文明交汇融通的图画书。从内涵上来说,这本书的创作者希望以最直接、最简洁的方式回答一个更加宏大的命题,那就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作为。东西方文化以父母之爱为交汇点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从形式上来说,这本书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超越。《我爱妈妈 我爱爸爸》中融合了《我爸爸》《我妈妈》等世界著名图画书的元素。这些书最重要的交集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深沉而久远的爱意。

相信这本书能够带给读者更多元的思维角度,更广阔的行为空间,也能够培育更多相信爱、学习爱、能够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员。

(作者系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师报》2024年12月11日第8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