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区域如何培育教学成果⑩

一项坚持23年的“课改长跑”

作者:本报记者 孙和保 发布时间:2024.11.26
中国教师报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开启了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江苏省南通市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了“新课改必须构建新课堂”的理念,从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摸索前行到提出“立学课堂”再到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3年来上下齐心把一项区域课改举措发展成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

南通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一方面说明南通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另一方面南通教育人能与时代保持同频共振,走在教育发展的前列。如今,“立学课堂”逐渐被外界认可和熟知,但为什么要整市推进区域课改,推进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如何实现迭代升级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本期邀请江苏省南通市教科院原院长陈杰谈谈“立学课堂”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

离开课堂发展就失去了“土壤”

中国教师报:南通在2001年就开始进行课堂教学变革,也就是“立学课堂”的雏形,当时是基于什么考虑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

陈杰:在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时,通常要找到与成果培育相关的关键性事件作为起点。“立学课堂”也是如此,我们把这个成果培育的时间节点定在2001年,这一年是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始年,当时南通提出了“新课改必须构建新课堂”的观点。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学生在校时间大多数是在课堂度过的,没有课堂教学质量就不可能有育人质量,离开了课堂就失去了区域教育质量提升的土壤。

23年来,南通教育聚焦课堂主阵地,推进课改中坚持做到“三问”:是不是为了课堂,有没有回归课堂,能不能影响课堂。事实上,在南通教育发展历程中,对课堂教学的探索、实验、改革一直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词,李吉林、李庾南等一大批名师正是在课堂研究和改革探索中成长起来的。“立学课堂”发展的23年,生动诠释了“课堂生态即学生学习生态,课堂质量即学校教育质量”的道理。

中国教师报:即使放在今天,从地级市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如果做一个对比,南通市在推进初期和如今整体推进难度上有怎样的变化?

陈杰:的确是这样。课堂教学改革与任何一项改革一样,都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南通从地级市层面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同样充满着艰辛和困难。在这条漫长的课改路上,不同时期的确有着不一样的矛盾和问题。

在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初期,我们主要面临“要不要改”和“怎样改”的问题。一些名校认为各方面工作已经很好了,一旦改革失败,谁来担这个责任,所以不愿改;一些薄弱学校认为学校基础太差,没有能力去改,所以不敢改。当然,也有一些校长有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和行动,经过一个阶段简单借鉴、移植他人课改经验的实践后,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效。所以,这类校长有时也很灰心,这其实就是不知道“怎么改”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最初我们也很茫然。经过不断探索,我们清楚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当好区域课改的行政主导者、专业引领者,基层学校、一线教师成为区域课堂改革的实践主力军、智慧创造者。这些年,我们形成了行政推动、样板带动、评价驱动、科研联动的“区域四动”推进机制,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凝聚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合力,形成多主体参与、全过程卷入的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生态。

在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当下,同样有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如果说当初推进课堂改革侧重解决“要不要改”“怎么改”的问题,这些问题属于观念性、方法论层面的,在“强国建设 教育何为”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课堂教学又该有何新作为”的问题,这就属于前瞻性、创新性层面的,对我们的挑战更大。

课改永远是“进行时”

中国教师报:23年,这期间教育发展的政策、条件、环境等都发生了改变,如何让“立学课堂”的发展融入社会不断变化中,保持先进性和可行性?

陈杰:课堂教学改革永远是“进行时”。“立学课堂”以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起点,历经了“县域课改模型的多元架构”“‘12字12条’的共识提炼”“‘立学课堂’的理性建构”“改课成果的区域推进”等过程,充分证明课改“进行时”的属性。“进行时”意味着课堂变革与建设要不断融入社会的变化中。

课改初期,一线教师不清楚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是什么样子,我们就以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12字”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性要求,以“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让教师知道“一堂好课”经历哪些过程和环节,这样他们在上课时就可以参照模式去操作。

随着立德树人作为一项教育政策被提出来后,南通也在反思前期课堂教学改革的局限性。于是,我们提出“立学课堂”的主张,加强“立学课堂”理论建构,这不仅是名称变了,根本的是课堂变革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以前的课改更多强调的是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而“立学课堂”强调素养导向,强调学科教学中的育人价值,在谈及“立学课堂”核心思想时不再仅仅从师生活动的时间比上去解读课堂了,强调的是通过知识学习与学生发展关系重构,实现“立学”中“育人”、“育人”中“立学”。

中国教师报:“立学课堂”从无到有再到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23年间“立学课堂”经历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形成了怎样的成果?

陈杰:“立学课堂”的确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23年间大致经历了“区域教学创新探索”“县域课模构建凝练”“育人模式完善推广”三个阶段。

一是区域教学创新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大约从2001年到2006年。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伊始,南通市申报了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教学创新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市、县两级教科研人员集体攻关,开展优秀课改课评选,围绕优选课例展开研究,从彰显学生主体、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出发,归纳出区域课堂教学的“四讲四有”要求。“四讲”,即课堂教学要“讲质量、讲效率、讲规范、讲创新”;“四有”,即课堂教学要“有自主、有合作、有个性、有开放”,总结出推动区域教学创新的十大策略,研制了《区域推进教育创新行动纲要》等文件。本阶段我们主要解决素质教育的区域课改方向、思路问题,2005年全国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研讨会在南通举行,南通的课改经验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二是县域课模构建凝练阶段,这一阶段大致是从2006年下半年至2013年底。基于前期研究与实践,我们主要开展了以县(市、区)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一县(区、市)一特色”,构建了由10个县域课模、170个学科课型(含课例)组成的课堂模式群,出版了《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系列丛书15分册。从县域课模、学科课模群、典型课例中归纳出区域课堂“立学”共识,即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12字”教学要求,建立了“12条”课堂评价指标,基本解决了“教师讲授太多,学生被动接受”的“立学”不到位问题,教师的学科育人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是育人模式完善推广阶段,这一阶段从2014年至今。在“12字12条”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系统的“立学课堂”理论主张、操作体系及推进机制,研制了53张课堂评价表,出版了《“立学课堂”的区域建构》,发表了系列论文。江苏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区域推进会、长三角城市群教科研协作共同体“立学课堂”展示研讨活动等在南通召开,立学育人目标更加完善,立学与育人融通路径更加明晰。

用成果思维深化改革

    中国教师报:如果以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个结果为导向,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推进一项改革时,在顶层设计层面和过程性层面要做好哪些准备?

陈杰:您这个假设非常有意思。一般而言,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一项改革时,并不会以取得教学成果奖为目的。教学成果往往只是一项教学改革的副产品。如果一定要以教学成果奖这个结果为导向的话,从顶层设计层面来讲,首先要有问题解决意识,教学成果应该是做出来的,做出了新颖和有用的成果,不是写出来的。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把成果培育的过程看作是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

其次,要有科研规范意识,坚持从专业角度持续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做到遵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发展规律、儿童成长规律和教科研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就不会出现死揪蛮干、不断“试误”的现象,就能保证教学成果的科学性、先进性。

最后,要有教学成果的意识,我们可以紧扣成果评审标准去规划成果培育方案,做到培育方向正确、目标明晰、任务合理、人员构成科学,这是保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的基础。

有了一个好的教学成果培育的顶层设计,还需要把顶层设计变成行动方案,重在落实、实践、反思,能根据实情调整研究思路、扩大成果影响、做好成果推广应用,这样扎扎实实做下去距离成功就不远了。

中国教师报: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南通教育人的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下一步如何把“立学课堂”进行升级,持续助力南通教育发展?

陈杰: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立学课堂”进行迭代升级。

一是不断更新“立学课堂”理念。立德树人、学为中心是“立学课堂”的核心理念,其本质内涵与新课标的学科育人同解。学科育人的前提条件是学科及其教学中一定要见人。我们将从“人学”维度重新解读“立学课堂”的“12字12条”“十大教学策略”等。具体来说,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关注“教学目标”与“师生活动”的互动关系,做到“胸中有方向,目中有学生”;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立足知识综合与统整,赋予知识情境与意义,使“课程学习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在学习方式的选择上从传统的“坐而论道”转向具身学习、学科实践,通过情境、问题、任务、项目的方式倒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二是深度拓展“立学课堂”外延。在以往的“立学课堂”研究中,我们更多采取了就课堂研课堂的方式,追求的是一堂堂的好课。这种“就事论事”思维并不符合新课标要求,也可能让我们失去对学科课程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立足知识统整、综合推行“大单元”“大概念”“大观点”教学,实施“跨学科融合”,关注“教学评”的一致性,加强综合学习,力求实现从“好课”走向“好课系统”、从“好课系统”走向“好的课程体系”,让“改课”回归到“课改”。

三是数字赋能“立学课堂”实施。数字化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我们将通过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广泛运用,促进教学更好地适应知识创新、素养形成等新要求。

——————————————————

陈 杰 |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主持的“立学课堂:区域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年”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中国教师报》2024年11月27日第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