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冷知识

杜甫的祖父狂傲至死

发布时间:2024.05.21
中国教师报

公元698年,53岁的杜审言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为他写下这首著名的《送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杜审言22岁中进士,仕途起步不算晚,但因性格狂傲无比,在官场不受重视,一直在低级官职上浮沉。杜审言自视甚高,经常口无遮掩地说:“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这个性格多少也遗传给了他的孙子杜甫,杜甫曾经写道:“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祖孙两人可谓一个脾气。

在苏味道任天官侍郎时,杜审言写了判词交上去,出来后神神秘秘地说:“味道必死。”同僚大惊失色,却见杜审言不慌不忙地说:“彼见吾判,且羞死。”后来,杜审言被贬吉州,又被人算计入狱。他的一个年方16岁的儿子杜并,抱着一死的决心,怀揣一把尖刀,趁着仇人饮酒欢宴之时闯入厅堂,一刀捅死了陷害父亲的祸首。当然,杜并这个弱小少年也随即被众人打死。不过这场“伏尸二人,血溅五步”的惨剧惊动了当时朝野,杜审言的案子得到重新审理并洗脱了冤情。

虽然经历了许多坎坷,但姜桂之性老而弥辣。杜审言临终之时,同为直学士的宋之问、武平一等人前去探望,杜审言却在床上喘着粗气说道:“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杜审言却是一直狂傲到死,临死也不肯说句让别人舒心的话。

(石继航)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22日第16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