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和学生的第一本“书”,真是太孱弱了,薄薄的几页,像极了它的名字“芊芊新芽”,在荒寒的春初时分,大地还一片萧寂,只有零星的嫩芽小心翼翼地从泥土里或者枝条上探出头来。
“小小”的她,对于我和学生来说,却是有意思的,它是许多学生用“诗”这种方式第一次对隐秘内心的轻轻叩问,是努力用另一种方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是一段小小旅程的总结。
当然,我们还希望它在呵护中生长,日后真能“芊芊”,长出繁茂的青枝绿叶。正如徐慧红同学的诗:
春天消瘦了/树枝上还有淡淡的鸟鸣/这样就很好//听不见鸟鸣/还有一个露水丰盈的早晨/这样就很好
由于这个班全是美术生,除了要学文化课,还要学习专业课,他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十分有限。何况,他们文化课底子本来就差,所以要做的事真是太多了。但是能克服的困难都不叫困难,主要是“敢写、会写、能写”,其中,最关键的是“敢写”,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写诗的过程也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写诗之前,我总是提前布置,让学生去构思,将写作的时间安排在课堂上,一节课能完成的我就当场面批,一节课完不成的再利用课余时间思考,然后在下一节课上完成。我对学生的写作保持了足够的耐心,因为学习任何东西不可操之过急,学生心中的那点晃动的情思需要时间来审视、提炼、升华,需要随物赋情,或者以情写意。何况让沾染了意识的文字落到纸上也需要一段艰难的旅程。诗人徐志摩说:从一点意思的晃动到一篇诗的完成,这中间几乎没有一次不经过唐僧取经似的苦难,诗不仅是一种分娩,它往往是难产!”
花时间等待学生“产诗”是必须的。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几乎把自己逼成了“诗人”,低头吟诗、抬头想诗,教室里的桌子、黑板、钟表及校门口的灯轮番走进我的心里。跑操时,我注意到天空在发亮,太阳在变软,操场周围的树成了天空伸向大地的耳朵,那些在墙角的草,细脚伶仃地正趴在地上,似乎在偷听着什么,对跑道上那些“杀声”四起的口号竟无动于衷……
老师是学生亲密的榜样,我像“香菱”般读诗、写诗,慢慢地感染着学生。一些学生,开始有意识关注自己、打量周围的世界,也慢慢地学着搬动好几个词来完成一次妥帖的表达,用一些特殊的句式来强化情感的流泻。唤醒了表达,其实也就唤醒了写作,所谓的形式、用句、造词都会像受了召唤一样,纷纷来到笔底。为了更灿烂地表达自己,一些学生不遗余力地创造着:
我想为寂寞的夜空描眉/为群星添上一枚月亮/许诺,为她虚度半个晚上的光阴//我想为清冷的雪花呵欠/为流浪的风涂一抹颜色/许诺,为她轻放世间的一切烦恼(李龙龙)
为了让诗变成“电子版”,我们把课间的时间都挤出来了,在我办公室或者手机上,陆陆续续忙活了两个星期,我又花晚上的时间,一篇一篇整理、打印出来。但这还没完,我们依然要“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自己“磨”,也可请别人“磨”,或者交流着“磨”,反正是要把诗“磨”出光来。我不止一次提醒学生,要想出彩,首先要把自己变成“诗磨”,用“人”磨诗,用“诗”磨人,诗和你才能一往情深。
我和学生的第一本诗集见证了我们共同的进步,是我们在校园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悄悄吐出的一缕芬芳。“这些天,是谁在/为黑夜赶制这些星星”,为此“用胳臂肘摁住棱角分明的桌面/来集中一天的思考/你懂我时/我们共有的黎明会从书页中准时弹出”。
(作者单位系甘肃省岷县第四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1年11月17日第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