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乡村学校需要“土味”教育家

作者:马存强 发布时间:2020.11.17
中国教师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乡村小规模学校根植于广袤的农村大地,教育的对象是土生土长、拥有乡土乡味的乡村孩子,家庭教育环境、社会成长环境、综合素质与城市学生有明显差异。乡村小规模学校是农业中的农业,必然需要一支“扶犁耕耘”“拔节孕穗”的教师队伍。而城乡一体的教育家培养工程造就出来的人才未必完全适合乡村学校,因而乡村小规模学校需要“土味”教育家。

乡村教育家有哪些特质?

一般来讲,乡村教育家除兼具一般教育家的浓厚教育情怀、先进教育思想、宽广的育人视野、高超的教学素养、高尚的人格魅力外,还应具备丰厚的乡村文化积淀,不仅热爱乡村生活和乡村孩子,对乡村教育情有独钟,而且对乡村教育振兴有着执着理念,具有强烈的教育自信。乡村教育家身上应体现和践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淡泊名利、无怨无悔的教育情操。

更为重要的是,乡村教育家能将先进的育人思想、课程理念与乡村独特的人文环境交融,因地制宜开发乡风民俗、历史文化、地理风貌、村庄变迁等教育资源,探索乡村教育的适宜育人体系,激活乡村教育内在潜能。他能有针对性地对乡村家庭教育进行有效指导,引导乡村孩子个性化发展,唤醒乡村孩子成长自信。

乡村教育需要燎原式的群体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头雁”效应,对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予有效指导和引领,带领一群人默默耕耘,拓展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和通道。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乡村教育家培养要走乡土路线,就地取材、量身施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做乡村教育家培养的“伯乐”,从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中遴选有专业发展潜力、乐于终身扎根乡村教育事业的中青年教师作为培养对象,注重系统培养和全面培养,引领乡村教师行远升高、积厚成器,让他们在一定期限内成长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先行官”。

乡村教育家培养既要“高大上”更要接地气,引导培养对象广泛深入乡村社会,研究乡村生活和风俗文化,把乡村教育家培养工程融入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之中,激活乡村教师成长的时代动能。

校长要率先朝向“土味”教育家成长。“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是乡村小规模学校改革发展的“头雁”,学校建设得好不好,归根结底看校长。作为学校的掌舵人,校长要耐得住物欲横流的功利与嘈杂,甘愿穷尽一生精力提高乡村学生素质,安静地办理想的教育。

校长在抓好学校管理的同时,要及时学习中外教育改革领域前沿理论,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要更加注重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提升与锻造,让自身素质既有情怀温度,又有理论高度,还有实践力度。校长要跳出自己专业的范畴,对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会贯通;要更多关注学生心灵,解开学生人生中的一个个“心结”,实现学生精神成长和健康发展。

创新是成长的重要抓手。校长要善于在小规模学校的“自留地”上创出一片学术新天地。要敢于“自我革命”,不断突破、超越传统教育方式方法,面对乡村教育实际积极探索出适合乡村孩子发展的教育“偏方”。要深入研究乡村学生发展需求,从学生立场出发创办适合的学校,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乡村小规模学校扎根,不断形成鲜明独特的育人风格,成为一名创新型、研究型校长,真正办出有特色、高品质的学校。

校长成长为“土味”教育家非一时之功,需要全周期发力。在时间的纵向坐标上,从青年、中年、老年不同时期连续磨炼,搭建终身发展“立交桥”。在成长的横向坐标上,要从一般校长、骨干校长、知名校长、教育家型校长各个阶段梯次发展。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张家安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11月18日第1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