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局长专栏

补齐乡村学校美育短板

作者:郭长利 山东省夏津县教体局局长 发布时间:2020.07.13
中国教师报

近年来,国家通过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后,全国广大农村学校基本实现了“全面改薄”,建起了音乐、美术、舞蹈、创客等功能教室,实验实训、信息化等教育装备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但由于对艺体课程不重视,加上专业师资数量不足、能力不强、统筹不够、配置不合理等原因,许多乡村中小学艺体课程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农村孩子综合素养培育不足,个体潜质发掘不够,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成长力。

艺体素养教育成为乡村中小学教育的最大短板。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夏津县教体局坚持问题导向,把艺体素养教育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补短板工程,自2019年开始实施“七修‘6+1’”乡村艺体素养培育工程,探索出一条以艺体教育为突破口带动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之路。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乡村中小学艺体素养教育不到位、不充分,有学校的问题,也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方法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补短板必须高位推动,一线落实,持续深化。基于此,我们既坚持顶层设计更强调“一校一品”,规划设计了“七修‘6+1’”乡村艺体素养架构和路线图,“6”即音乐、体育、美术、经典诗文(传统文化)、普通话、规范字(书法);“1”即礼。扎实开展一生一特长培育计划,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特长;广泛开展“学礼、明礼,争做新时代文明好少年”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礼仪常规、践文明之行、唱礼仪之歌。县教体局将“七修‘6+1’”乡村艺体素养培育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每年进行总结与表彰。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学校给予通报和帮扶。目前,校长抓、教师推、学生做、师生共学共践的氛围已初步形成。

多元发掘,统筹配置。农村中小学艺体教育难点是师资不足、能力不够、年龄老化、人才匮乏。但由于艺体教育人才资源有限、农村生活条件、编制总控等原因,补充人才需要一个过程,但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对此,一方面我们大力充实和提升乡村教师力量。近3年,全县招聘音体美教师80余人,占新聘教师总数的20%。同时,全面加强艺体教师培训,2019年争取到省教育厅“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之艺体教师培训县项目”,利用节假日为全县培训艺体教师300名;以县艺体学科教研中心和艺体学科校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夏津县艺体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我们积极采取聘请农村艺人、征集艺体志愿者、争取大学生实习支教生、教师交流和走教等方式解决艺体教师短缺问题,乡村艺体素养教育的师资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优化评价,创新模式。因评价制度和固有认识原因,艺体课程被视为“副科”,教师备课不足,还有的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艺体课有时成为自习课、“放羊课”,甚至被其他课所占用,课堂效果不佳。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创新教育方式,推广艺体专任教师区域“走教+走班”“艺体志愿者支教”等方式,提高艺体课的专业水平,使乡村艺体课上得有声有色,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同时,我们转变评价方式,将艺体教学同文化课一同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艺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得以激发。如雷集镇在学区内将艺体教师统筹安排,打破学校界限,艺体专职教师在5所学校间走教;每周集中安排艺体课程,打破班级界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集中走班,选择自己喜欢的艺体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开设萨克斯、葫芦丝、巴乌、陶笛、绘画、舞蹈、剪纸、人工智能编程等16项艺体课程,1000多名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艺体教育。

《中国教师报》2020年07月15日第15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