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跳一跳,你就能摘到苹果

作者:汪丽丽 发布时间:2018.12.19
中国教师报

练习课上,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做作业。这时,我突然发现小昊正在玩橡皮。只见他一会儿在桌子上擦一擦,一会又在作业本上擦一擦,玩得不亦乐乎。小昊刚进班时特别爱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成绩总上不去。为此,我花了不少心思,可总是收效甚微。

我该怎么办呢?一天,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儿童脑神经专家,他自幼患了学习障碍症。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老师从未在他的作业本上打过对号,这令他很难过。四年级时换了一位数学老师,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新来的老师拿起他的作业本亲切地说:“你太大意了,咱们再写一遍。”第二遍还是没写对,可老师却在本子上打了几个对号。他激动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后来在新老师的帮助下,他迷上了数学。

这时候,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跳一跳,孩子也能摘苹果”。教育如同摘苹果,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孩子摘下来轻而易举,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假如苹果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甚至还要想些其他办法才能够得着,孩子就享受到了思考的乐趣和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快感,这个苹果的“营养”自然比第一个苹果好。反之,如果一个苹果在树的顶端,孩子想方设法也摘不到,如此反复几次,兴趣没了,孩子便不会要这个苹果了。

是呀,小昊为什么完不成家庭作业呢?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小昊丧失了学习兴趣。如何把这个病根除去,我拟订了一个计划。“小昊,给你三分钟,将练习二‘8和9的分解’用小棒摆一摆,然后摆给我看,说给我听,好吗?”3分钟不到,小昊就来找我了,摆起小棒有条不紊,说得也清晰流畅。紧接着,我又让小昊将8和9的加减法也做了一些,小昊也很快地完成了。记得前几天上课时,我让小昊说一说8和9的加减法,小昊临下课时还没做完。两相比较,一个是5分钟不到就可以算出来,另一个则是一节课40分钟也不愿做。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原来,秘密就在确立目标的方式方法上。前者只要求会摆、会分,表面上看起来是把难度降低了,其实最终也是为了达到全部识记的目标,总耗时不过5分钟;后者直接计算,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难度加大了,小昊的记忆力也再一次经受了痛苦的考验,总耗时却用了一节课。

教育是一门艺术,应该求善求美。对于一个学习后进、记忆力欠佳的孩子,教师最好让他先完成比较容易的任务,使他能够轻而易举地完成,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再调整任务的难度。

教育需要一些这样的小技巧,跳一跳,够得着,让所有孩子都能吃到最大、最红、营养最丰富的那个苹果,何乐而不为?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监利县章华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8年12月19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