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郑翅)10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法治宣传教育法及全民普法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张文斌在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在推进学校法治教育方面的进展和成效。据了解,近年来教育部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各个阶段。
我国目前在校学生超过2.8亿,学校47万所,是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群体和重点阵地。张文斌表示,学校是法治宣传教育的主阵地,青少年是法治宣传教育法明确的重点对象。近年来教育部持续发力,从三个方面深入推进学校法治教育:一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铸牢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思想根基。研发相关的学生读本和教材指南,在课堂教学当中有机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二是以符合教育规律为原则,构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体系。教育部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蓝本,积极打造层次递进、结构合理、有序衔接的法治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阶段设置“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律”的种子;高中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等课程当中设置法治教学模块,强调遵纪守法,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点;在高等教育阶段设置“思想道德与法治”等公共基础课程,使大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的认识与理解。三是以理论研究为动力,强化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学理支撑。通过有组织科研,积极发挥专家研究能力、整合跨学科力量,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有关理论研究。
针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性不足的痛点,张文斌表示,入耳入脑入心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关键。为提升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准备了“六个一”组合大礼包,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可感可知的宪法法治学习体验:坚持一场晨读,开展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建设一个网站,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实施一个行动,设计“宪法卫士”行动方案;打造一个比赛,举办包括港澳学生在内的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开发一类场馆,打造首家全国性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增配一支队伍,联同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等部门,制定实施《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持续配齐建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