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陈文静 通讯员 黄佳莉 赵常霖 刘嫄)携手百余家航空企业,两年来为航空产业培养6000余名高技能人才,30余名毕业生成长为“国字号”技术能手……在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航空装备制造与维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理事成员大会上,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发布了一组亮眼的育人“成绩单”。
“近年来,我国航空制造产业蓬勃发展,但航空制造与维修高端技能人才短缺,关键领域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仍然存在。”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卫兵说。
“未来,学院将在夯实学生传统技艺根基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他们驾驭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复合能力,实现‘手脑并用、技艺双修’。”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制学院院长杨丰说。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协同龙头企业,推动校企合作从项目式协作向体系化融合转变,构建长效共赢的合作育人机制。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军政行企校”五方联动长效机制,并坚持对接岗位能力,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对接产业发展,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和专业结构,实现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与精准供给。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喜宾介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就业整体满意度98%以上。如今,学校与百余家航空企业形成了深度协同、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圈,育人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