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探求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的新路径

作者:蒋亦丰 发布时间:2025.10.09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蒋亦丰)在最近举办的第十一届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上,一场以“AI赋能职业教育”为主题的创新发展研讨会,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

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浙江省青少年体育运动联合会会长鲍学军,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他说,面对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职业教育要把握“应用驱动、场景赋能”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实训”“人工智能+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创新,构建贯通“教学—实训—就业”全流程的智能教育新生态。同时,要通过区域协作、校企合作、联盟共建等方式,加快推动AI技术在职业院校中的规模化、深度化、普惠化应用,共同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迭代”的AI教育应用新范式。

“职业教育需挺起身、立住腰,期待各方借人工智能东风,共创职业教育美好未来。”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林秀峰阐述了浙江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未来布局。为适配“创新浙江”人才需求,浙江正从四方面打造更优职教体系:提升层次,推动高职院校升格职业本科大学,鼓励应用型本科高校参与职业教育;优化结构,中职向“少而精、长学制”发展,高职巩固主体地位并推动资源下沉县域;保障质量,以“双高”“双优”建设为牵引,深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服务,推动专业与产业动态适配,发展后教育与社会化培训,推进职教出海。

浙江开放大学副校长张吉先分享了“面向新型产业工人的数字化大学建设”课题,针对工学矛盾、供需失衡等痛点,提出以AI和大数据为支撑的数字化大学方案,整合多方资源,构建“素养+技能+学历”培养模式,为产业工人培育提供普惠性路径。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孙丽园以“数智赋能 育见未来”为核心,提出构建 “三横三纵”智能教育生态框架,通过优化专业体系、打造智能化实训基地与AI学习助手,推动教学效率与师资水平双提升。

与会相关企业也纷纷表示,要率先思考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定位,重点开发人工智能专业实训室等,主动从单纯的设备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