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以璇)近日,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
来自全球五大洲37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世界知名法学院校长、国际组织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等近200位境外嘉宾,600余位中国内地法学院校长、法律实务界专家齐聚一堂,共促全球法学教育领域交流合作,共建全球法学界高层次对话平台,共塑人工智能与法治融合发展重要共识。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今年适逢习近平法治思想正式提出5周年,也是人大法学院成立75周年,我们愿与各方携手,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共同愿景,提出“五项行动倡议”:聚力拓宽法治合作,共建联动发展新平台,以机制化交流、网络化协作、共享化发展深化理解、凝聚合力、促进善治;聚力解答重大问题,共建法理研究新高地,为完善国际规则体系、破解全球法治难题提供学理支撑和方案储备;聚力规范智能发展,共筑科技向善新秩序,确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始终朝着有利于人类普遍利益的方向发展;聚力培育法治英才,共创协同育人新范式,构建开放融合、联系紧密、面向未来的法治教育体系;聚力促进文明对话,共绘法治共进新图景,让法治成为应对全球挑战的“共同武器”。
本次论坛成果发布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治大模型2.0”启动。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治大模型2.0包括智能法务平台、智能法律助手、教学实训平台、法律文书翻译、涉外法律资讯、智能翻译助手六大子产品,将全面服务于企业“出海”及法律实务部门,智能支撑全国法学科研与教育,搭建全球数据合作平台和法律智能服务平台。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牛津大学法学院等全球五大洲近30家著名大学法学院联合发起成立“全球法学教育合作联盟”。“全球法学教育合作联盟”倡议建立非官方、开放性的国际学术协作机制,通过常设性全球法治大会、常态化学术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合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全球法学教育合作,共同推动构建跨文明对话新范式、孵化未来法治创新者、探索人类共同法治框架。
本次论坛设5个平行院长论坛和14个主题论坛,各主题论坛议题设置兼具前沿性与系统性,包括第六届“未来法治与数字法学”国际论坛、数字资产的全球法治回应论坛、第二届人工智能与纠纷解决论坛、全球南方与“一带一路”法治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