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让青春在新征程中绽放芳华

作者:本刊评论员 发布时间:2025.08.25
中国教育新闻网-《人民教育》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百年大党恰是风华正茂,引领民族复兴航船扬帆远航。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指出,广大青年要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当下,随着高考志愿填报结束,一批准大学生即将进入大学校园,也有一批大学毕业生陆续走上工作岗位。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青年学子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不负青春、不负韶华,跑好历史“接力棒”,奏响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强音。

青年学子要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新时代呼唤青年学子做胸怀“国之大者”的追梦人。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和生力军,青年学子必须将自身的价值实现与党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以理想信念为指引,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己任,把准历史方位,珍惜时代际遇,让个人抱负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心同行,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当“小我”的青春理想融入“大我”的时代洪流之中,不仅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更能实现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升华。

青年学子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青年学子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只有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才能打牢成才立业、成就梦想的根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要静下心来多读经典,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态度攀登知识的高峰。既要多读有字之书,也要多读无字之书。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将书中智慧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青年学子要在奋斗中让青春焕发光彩。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任何不思进取、不劳而获的心态,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对青年个人成长都是不利的。要有“自找苦吃”的精气神。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要主动跳出“舒适区”,愿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经历艰难挫折中锤炼筋骨、增长才干;要到更广阔的天地、更复杂的环境中历练锻造,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有“实学实干”的学风作风。坚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坚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沉下心来积蓄力量,通过向下扎根实现向上生长。

青年学子要敢做开拓创新的时代先锋。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时代对突破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青年理所应当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青年学子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推陈出新的意识和干劲,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创新智慧和创造能力,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实现知识迭代、能力提升。要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发扬“拓荒牛”精神,敢于在科研“无人区”大胆探索,在破解“卡脖子”难题中刻苦攻关、施展才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在新时代科技创新大潮中建功立业。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新征程上,广大青年学子要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中绽放芳华!(本刊评论员

《人民教育》2025年第13-14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