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教育数字化的使命与担当

作者:郑旭东 发布时间:2025.06.13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教育数字化为教育强国建设带来全新的机遇。日前,在湖北武汉召开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正是承接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对数字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的最新响应。人工智能技术风起云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教育强国建设新的历史征程中,教育数字化唯有以新的使命与担当来应对新的挑战,方能不负这个时代,开创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教育数字化需要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审视技术进步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表示,智能时代、教育何为是我们需要共同回答的时代课题、世界课题。纵观教育发展历史,语言文字的发明让教育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培养人的专门活动。从农业时代以个性化人才培养为特征的私塾出现,到机械印刷机的发明让教育从私塾走向学校,近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逐渐被形塑,并在吸收和借鉴工业化机器大生产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走向了规模化和标准化。随着人工智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与积累,世界正在经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突破,技术进步也必将带来教育方式的变革。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吹响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号角。如今,我们需要以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野,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和教育变革相互交织的复杂场景中重新审视技术、教育和人的发展之间的错综关系。

教育数字化的使命是以人工智能的技术手段更好地解决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发展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给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带来新的裂变,这一变化在广度和深度上将远超过去。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是,技术进步得越厉害,人的分化就会越严重,而教育解决的正是育人的问题。教育数字化的历史使命,正在于应对由人工智能技术进步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给人的发展这一命题带来的新挑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促使学校教育走向新的形态。如果说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通过分班授课实现了教育规模的跃升,并以分科教学实现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则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对现代学校教育的超越,实现规模化和个性化的统一,让智能技术支撑因材施教的教育环境建设,服务于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

教育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一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发布的《数字教育合作武汉倡议》,倡导提高数字教育可及性。就中国教育发展情况而言,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现实情况下,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才能实现。民族地区是我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要一步,而教育数字化将为其提供强大动力。过去几年,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伴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不断走向深入,特别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推广普及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促进了高等教育自强卓越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促进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民族地区教育开放,大中小学衔接的人工智能素养培育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将把这一进程推进到新的更高境界,中国教育和中国教育数字化将迎来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

责任编辑:李景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