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 通讯员 吕客 吴斯琦)4月20日,恰逢建校71周年校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召开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推进会,进一步加快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会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解读发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方案》,首届应用型学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聘任全面开启,校企产教融合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
据该校校长汪小帆介绍,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核心任务,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建立了“随产而动、随需而调”的“学院—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机制,提出改革专业设置机制和招生选拔、改革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和培养体系、改革双师队伍建设机制和评聘考核、改革学院(部)考核激励方案等举措。
自2024年11月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以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已连续召开9场次面向产业需求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研讨会,走访百雀羚、自然堂、市域铁路、华谊集团等多家重点合作企业,邀请多家行业骨干企业召开产教融合校企座谈会,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
目前,首批遴选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的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和智能技术学部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开展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部整体改革,实施包括校企双元推进长周期、贯通式的实习实践,分别实施校企交替进阶、岗课赛证融通的“校企斑马式”培养模式和工学交替的“住企培养模式”,同时企业全过程全要素参与的培养体系,理论知识、企业教师参与授课以及在企业实习实训各占总学分1/3,并且基于真实问题开展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学校还联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成立技术智能(AI4T)协同创新研究院,整合智能技术、香料香精化妆品、绿色化工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优势资源,强化AI赋能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