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阿妮尔)助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高校何为?日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低空科技创新发展大会,全面推动低空科技发展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持续为低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发展迅速,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低空经济是传统通航提质升级与新兴业态创新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需以安全为生命线,构建审慎包容的治理体系。”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在会上提出,“安全健康”将是今后低空经济发展的主题,要坚持安全底线与创新包容并重,让低空经济安全有序“起飞”。
“聚焦国家低空经济战略布局,积极汇集政产学研用各方力量,探索形成‘南航赋能模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姜斌表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低空经济领域集聚了特色鲜明的“全学科要素、全专业覆盖、多平台支撑”优势,以“低空科技”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据介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紧密围绕低空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创新提出构建“政、端、网、云、用”五位一体的低空经济发展生态体系,聚焦低空政策规范、低空装备研制、低空智联网络、低空运管服务、低空场景应用等五大关键环节,深入推进低空产业科技创新。
会上,该校相关部处学院代表就“低空经济政策研究与智库建设”“低空飞行器适航技术”等主题展开交流。
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带来对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低空经济是综合性非常强的经济形态,需要高度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启晖介绍,学校将持续推动学科建设与低空科技双向赋能,不断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低空经济领域高水平人才。
“汇聚众智众力助力打造低空经济新场景、新业态、新范式,为服务新型工业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甄良表示,学校将抢抓低空经济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前谋划、持续发力,打造低空科技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标准建设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低空科技创新引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