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宁波大学:以一流学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

作者:史望颖 郑俊朋 发布时间:2025.02.28
中国教育新闻网

近日,由宁波大学主要承办的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伴随着会议进程,宁波大学力学“双一流”学科也再一次呈现在“聚光灯”下。

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在钱学森先生亲切关怀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口援建、浙江大学全程支持,学科创始人为该校首任校长朱兆祥教授、副校长王礼立教授。作为该校最早诞生的学科之一,39年来走出了一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荣共生之路。

“学校以力学‘双一流’学科为牵引,抓内涵建设,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作出高校贡献。”作为力学学科负责人,宁波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吕朝锋是近年来该学科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科研有特色,致力于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宁波大学的力学学科于20世纪80年代高起点开展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基础与工程应用研究。2023年5月7日,在大桥防船撞重大技术成果发布会暨重大工程结构健康与安全高端论坛上,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发布了大桥防船撞重大技术成果——大型桥梁柔性防船撞技术与装备,这一技术成果在跨海大桥安全运维与防护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岩石力学方向杜时贵教授主持的“露天矿山岩体参数精细快速获取与边坡稳定性定量评价”获2020年度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组发明了岩体参数精细快速获取技术,攻破了数量众多、位置分散的露天矿山边坡稳定性全覆盖精确评价历史性难题。

固体力学方向支撑电子信息领域,在新型磁电功能器件、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结构力学、超材料结构、声子晶体以及新型压电传感器设计等力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与压电声波器件与通信产业保持密切合作关系;运动生物力学方向顾耀东教授基于仿生流体力学设计的导流低摩阻钢架雪车鞋等产品,成功助力国家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勇创辉煌……

学科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动能也进一步凸显。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围绕浙江和宁波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依托浙江和宁波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开展应用及基础研究。

宁波大学力学学科也频频取得突破。如由吕朝锋教授主持的“先进非均质材料结构动力行为的分析理论与调控方法”获得2023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现力学学科省科技奖新突破。

“近年来,力学学科进一步‘扩张版图’,发展固体力学和流体力学,与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船舶海洋工程、体育学等学科开展跨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继续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特聘院长阮殿波说。

引才进行时,保障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伴随着学科实力的迅速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也进一步增强。在省委、市委支持下,宁波大学力学学科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从2020年底的4人增加至16人,集聚了欧洲科学院院士张传增、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白点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托盖尔·摩恩、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朱志伟以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林建忠、吕朝锋等大批顶级专家。

“引得进”是基础,“留得住干得好”才是硬道理。船海工程与动力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托盖尔・摩恩荣获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由其担任海外学术大师,形成了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团队,申报“跨海大桥安全保障与智能运行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并成功获批;水动力学方向朱志伟院士被引进后,获得2023年度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张传增院士获批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宁波市顶尖人才计划;吕朝锋教授的科研成果被引用5900多次,在大型空天展开结构、高性能器件和交通基础设施等重大装备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一花独放不是春。宁波大学力学学科人才自主培育成效显著,专职教学科研人员规模持续扩大,4位青年科学家新获国家级青年人才称号。岩石力学方向杜时贵教授于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宁波大学乃至宁波市自主培养的院士第一人。

育人新模式,“三融合”铸就行业拔尖创新人才

“我和宁波的缘分,缘于我对力学的热爱,对母校的热爱。”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学成归来的陈晖,选择回到母校宁波大学,继续从事力学研究,对未来的科研更有信心了。

长期以来,宁波大学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重构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培养机制,提出力学竞赛驱动的“学赛研”培养举措,建立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产科教”培养体系,逐渐形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力学专业科教融合、赛学融合、产教融合的“三融合”力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有30%以上的力学本科生通过学生科研创新计划(SRIP)、新苗、省创、国创等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和科技攻关,力学拔尖创新班本科生出国交流全覆盖。”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张明华熟练地报出一组数字。

教育部优秀课程思政案例1例、国家双语示范课1门、省一流课程3门、省重点建设教材3部,出版教材5部……通过开设“拔尖人才创新班”实施新的培养模式试点,制定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重塑新工科融入的课程体系,使科研和教学相互渗透并深度融合。

近6年,该校力学相关专业本科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66项,省级奖项143项,获“挑战杯”“互联网+”奖项31项,其中一等奖和金奖10项,获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团体一等奖。

“宁波大学力学学科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布局,深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推进学科高水平、有特色发展,以一流学科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宁波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说。(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郑俊朋)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