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高中思想政治思维型课堂建构研究”(编号:CDDB22432)的成果。
“讲准”思政课是讲好新时代思政课的前提。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深、讲透、讲活”这一重要要求为广大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努力方向。本文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课为例,探讨高中思政课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的有效方式。
讲准:掌准知识,把准方向
思政课是进行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重要课程,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庄重性和规范性。因此,讲准是上好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和前提。讲准思政课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对学科知识把握要准;二是对学情,特别是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现实学习需求把握要准;三是对课堂教学目标,特别是学科育人方向把握要准。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是基本要求。例如,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节课中,关于党的基本知识方面,要注重区分党徽与党员徽章的不同,不能把党徽的图案构成镰刀和锤头说成镰刀和斧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形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写入党章的时间混淆;新时代大幕徐徐拉开的时间是党的十八大而非党的十九大;等等。这些细节启示我们,思政课教师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思政课是兼具知识性和价值性的课程。在高中学段,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时发现学生思想问题并进行教育引导是思政课的题中之义,也是思政课落实育人目标的需要。在讲授“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节课时,学生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绩都能认同,但还不能进行有理有据的陈述;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论断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基于以上学情,本节课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
目标一:知道党的指导思想,了解其内涵及其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懂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涵;能够结合实际阐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如何发挥的。
目标二:领会中国共产党在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目标三: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目标四:设计人生规划,将个人命运与党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坚定爱党爱国信念,并践之于行。
前三个目标的设计将知识与能力、历史与现实、道理与事例相结合,个人与国家相统一,在兼顾了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关注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即爱党、爱国的政治认同目标的实现。而目标四的设计,引领学生设计与党和国家共同成长的人生规划,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感悟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同时,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激励个人成长。
讲深:深学真信,深入人心
讲深是指对思政课要有深入把握,强调高中思政课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识记和浅层的理解上,要抓住思政课的根本,揭示规律、阐明事物的本质;要深入到理论的内在逻辑,把道理讲彻底,让理论成系统;深不只是深讲,还要做到深入人心,启智润心。
讲深思政课,要求教师课前真学真信。教师要坚守“六个要”和“八个统一”的要求,紧随时代脉搏,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提高政治判断力和政治领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距离学生既近又远。所谓近是因为当代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所谓远是因为学生很少会主动思考成就背后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然而,能否主动理解并自觉接受这一内在逻辑恰恰是检验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标志。为了能把道理讲深、讲彻底,笔者在备课中以党的“三个决议”,即《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学习重点,以《中国共产党简史》的阅读为辅助,收集到了大量珍贵的党史资料作为授课素材。同时,通过系统梳理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历史任务和中国共产党通过科学决断,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真正理解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讲透:事实说话,以理服人
讲透是指思政课要把道理讲授清楚、讲解明白,让学生正确理解、准确掌握。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广、理论知识多、历史线索长,尤其是要直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这一切既对讲好思政课提出了挑战,也为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条件。思政课教师要把道理放在历史和当代的大背景中,用事实说话,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以真理服人。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节课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懂得、接受和认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是教学难点也是教学重点。如前所述,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基于历史脉络,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回答时代之问的逻辑线,以此强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具体分析如下:
近代中国,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审时度势,坚持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历史任务。历经28年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站起来”。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现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把解决上述矛盾作为党的中心任务,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逐步实现了中国人民“富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走在“强起来”的道路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作为新的历史任务,带领中国人民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如上的分析,在做到历史脉络完整、逻辑线索清晰的同时,也蕴含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深层逻辑,从而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一重大论题。
讲活:内容要活,方法要活
把思政课讲活,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一是内容要活。要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坚持守正创新和与时俱进相统一。高中思政课要在准确使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丰富而独特的历史、多元一体的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精选素材讲出符合高中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课。二是方法要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高中思政课要重视启发性教学,也要坚持灌输性教育,讲道理既要能做到“润物无声”,也要做到“理直气壮”。三是将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相联系。要创新思政课程实践,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相结合,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衔接,实现协同育人的效果。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真思考、真体悟、真接受。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中以明信片为线索设计了三个相互关联的教学环节,把深刻道理与个人成长规划结合起来。
在教学环节“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中,以给明信片填空的形式,呈现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确立和发展。其设计目的是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具有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特征。
在教学环节“永葆活力的思想法宝”中,指导学生将课前收集的2012年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成就设计成明信片,并进行展示。此设计将学生学习成果作为课堂学习资源,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近1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入课堂,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在教学环节“冲锋在前的中共党员”中,在展示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完成“写给自己的明信片”,展望未来的30年,为自己设计一个与党和国家一起成长的路线图。这一开放性设计,将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脉络衔接起来,将学生与党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在全面认识党引领时代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规划人生,进而实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效果。
在课下作业环节设计中,指导学生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结合学校所在地,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30周年这一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和收集开发区的巨大变化或党员的先进事迹,进行课上分享。此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时代的变迁、祖国的发展与地区、家庭的变化相印证,从而实现启智润心的育人效果。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