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打造《生动中国》大中小一体化活动,贯彻大思政牵引、全链条育人

作者:孙晨光 史忠承 屈元英 李澈 发布时间:2024.12.20
中国教育新闻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孙晨光 史忠承 屈元英 记者 李澈)12月16日至2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群建设工程之《生动中国》大中小一体化活动周盛大举行,为多校师生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术与实践活动,掀起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盛宴。活动周不仅迎来了《生动中国》课程的收官之讲,还开创性地举办了“生动中国出校园”活动,将知识的火种播撒到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中。大学牵引、区域联动,创新性打造了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统一“大思政课”建设引领大中小一体化协同育人新范式。

12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机项目研发总负责人孙友宏带来了一场题为《认识极地和保护极地》的讲座,为同学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极地世界的大门。孙友宏院士通过展示大量珍贵的科考图片与视频,将复杂的原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的表述生动化、静态的现象动态化,从极地新疆域、南极与北极的独特风貌、国际极地考察进展中国极地考察成就五个维度,深入阐释了极地的重要意义。详细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极地工作的多次重要指示,强调极地科学考察是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呼吁同学们积极投身极地保护,守护地球最后的净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孙友宏在讲课。学校供图

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共计170余位师生代表共同参与。中国极地科考的六大领域是并驾齐驱还是有所侧重?”“如果在极地环境下,我们身上穿的羽绒服加厚之后可以使用吗?”“如果北极熊正在伤害人类,而您给当地政府打电话,电话没有人接,您会怎么办?”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孙友宏院士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

孙友宏与学生交流。学校供图

,《生动中国》课程的学生代表走进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开启了一场别具意义的交流之旅。学生代表们精心准备,分别以《探秘科学奇境,溯源精神奥秘》《守护未来,共筑安全——中国与未检同行》《大自然的奇迹——九寨沟》为主题,为小学生们呈现了一场知识丰富、生动有趣的科普盛宴。分享结束后,课程代表向同学们赠送了科普读物,激励他们探索未知、热爱科学,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知识与梦想的种子。

学生们在认真听课。学校供图

这是该课程首次走出校园,由学生担任授课主角走上中小学课堂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建设活动中师生同讲“生动中国故事”,既是他们的结课作业,也是一次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课程通过拓宽教育场域、激发学生兴趣、明确主体地位等方式,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兴趣导向、责任驱动、自主探究的支持性环境,让他们从单纯的受教育者成为实践的参与者、知识的传授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在播种的过程中再成长。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是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的富集地。《生动中国》课程聚焦当代中国理论与新时代伟大变革让科学家以“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的身份走到公众面前、走到青年面前、走到孩子们面前,原汁原味讲述中国故事以生为友分享成长历程;每精心设计一个专题,紧扣时政热点、学生焦点、科研痛点聚力发声,将最鲜活的素材、最宏大的视野、最有趣的故事、最有味的哲思搬入课堂,自2019年9月课程正式“上线”至今,持续受到校内学生热捧,选课量一度超过目标人数的3.2倍。未选到课的同学,或自行前往,或通过班主任协调成建制旁听,教室内座无虚席。在回收的学习心得中,学生满意率高达99.87%,不少学生提到“骄傲”“自豪”“幸运”“厉害了我的校”“还想多听听其他大的精彩报告”等内容。

本次《生动中国》活动周让学生走出课本,让院士走进课堂,统一起校内校外“两个课堂”的育人目标,积极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青少年爱上科学、投身科学,形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等科学素养,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

未来,《生动中国》大中小一体化活动周还将通过“金课”建设,加强交流展示,推进课程一体化实施;通过特色实践,推进活动一体化实施开展;通过共享机制、激活共享平台,推进资源一体化融通。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着眼“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提质升级,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构建育人大格局大生态上成效显著。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