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尤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实现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服务教育、科技、人才强国战略,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的应然之举。如何对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系统进行深入研判、整合谋划、机制创新与动力激发,以更高质量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服务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伟业,是高校面临的时代命题。
浙江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科技三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高远使命引领的大学发展战略,积极构建使命引领型党组织,探索党建与事业发展“四个融合”路径,形成高质量长效化的融合体系,取得积极成效。学校成功创建了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4个,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7个,入选全国高校“强国行”专项行动支部8个。得益于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制度设计,学校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力保障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卓越教育体系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高水平人才引育、“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等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创新策源地建设等,学校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一、党建与业务在目标功能上深度融合,形成使命引领、一体谋划的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18次莅临浙大考察指导,并在2023年4月12日对浙江大学发展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勉励学校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赋予了学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的战略使命。浙江大学紧紧围绕高远使命,在达成使命共识上促融合。在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发布《使命愿景红皮书(2023版)》,明确面向高远使命愿景的行动策略,党支部带头开展全覆盖学习贯彻,将服务国家的最高追求和使命任务覆盖到组织最细小的基层末梢。在统筹目标任务上促融合。围绕党建业务同谋划,制定并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闭环落实机制》《关于加强党建统领提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的若干意见》,确定“服务强国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等年度工作重点,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浙大提出的目标要求、办学理念、发展定位落实到党的建设、立德树人和办学治校实践。在强化政治功能上促融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体系,保证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主责主业深度融合。深入落实院系、附属医院领导班子“两个会议”议事规则,在100余个中层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中引入战略指标,提升院级党组织引领一流发展能力。教职工党支部通过支委进入系务、所务、学科会等决策机构等方式,参与本单位重大问题决策,探索党支部—系—所“联席会议”等沟通机制,加强政治把关。
二、党建与业务在制度机制上深度融合,完善适应走在前列的组织设置、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
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基层党组织作为推动高校党建与事业深度融合的基础功能单元,仍需要在制度机制上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最后一公里”的融合实效走深走实。在组织设置机制上促融合。适应学校办学体系新布局和事业发展新要求设置党的组织,强化组织设置和治理体系协同,把教职工党支部建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事业第一线,本科生党支部推动党团班一体化,研究生党支部按照学科、专业等纵向设置,创新党小组、课题组“双组融合”模式。在70余个校设新型研发机构、国际联合学院等新型教学研究机构同步覆盖党组织,在南海永兴岛试验外场等重大任务最前线全部建立完善的师生党支部,为急难险重任务保驾护航。在组织运行制度上促融合。将组织制度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方式手段紧密结合,探索强化理论学习中心组目标导向谋贯彻、民主生活会问题导向找差距、联系群众实践导向深调研、“三会一课”结果导向抓落实、党建联建发展导向汇合力等机制,引导党支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支部建成德育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在联动评价制度上促融合。坚持“考评党建看发展、考评全局看党建”联动考评,推进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的落地落实,统筹党建考核与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与届末考核等业务考核集成,优化院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和人才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方式方法,综合评议和实绩考评各占50%。突出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导向,完善党支部建设标准与考核办法,制定20个党建业务互融互促指标,1800余个党支部对照建设提升。
三、党建与业务在组织力量上深度融合,锻造践行一流使命的党员干部人才队伍
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必须有信念坚定、担当作为、深入践行一流使命的党员干部人才队伍。浙大加强政治引领,综合施策、凝聚力量,推动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融合。优化顶尖人才引育,实施引进人才“学科—党支部—院级党组织”三层政治把关机制,对新入职归国教师的国情校情教育全覆盖,入职3年以上教师开展“双专计划”锻炼管理和业务双专长,针对新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举办高级研修班,国家级人才、高层次人才、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党员比例实现递增。推进青年学术骨干实践锻炼“双专计划”,专聘400余名青年学术骨干到学校中层机构副职岗位1年,锻炼业务与管理双专长,47人被提任或聘任为中层干部,56人新获长江特聘、国家杰青等人才项目。《党建研究》专题刊登浙大“双专计划”工作经验。党建带头与业务带头融合。院级党组织书记与党员院长100%交叉任副职,明确院级党组织书记选拔标准,既要有较强的政治领导能力、熟悉党务思政工作,也要了解教学科研等办学规律。将党支部书记岗位作为师生培养锻炼的重要平台,机关部处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全覆盖,教师党支部书记担任行政单位副职以上职务全覆盖,正高职称占比85%,国家级人才占比近1/3。从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机关青年干部和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党支部书记全覆盖培训,赴浙江红船干部学院、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等开展样板支部“双带头人”示范研修,通过专题培训、素质能力大赛、“领雁工程”实践历练等方式建强学生党员骨干队伍。先锋力量与中坚力量融合。源源不断把优秀的学术骨干、青年教师、优秀学生吸收到党内,党员校领导全部担任高层次人才的入党联系人,创新引进人才“党支部书记—院长—院级党组织书记”三必谈制度,近五年发展党员1.9万余人,中青年教师党员100余人,本科生党员比例从8%提高到近20%。留学归国的新发展青年人才党员带领团队攻克“永磁高铁”牵引技术,获中组部“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专题报道,一批党员教职工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创新争先奖、南丁格尔奖等,带动更多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成长为报效家国的先锋力量。
四、党建与业务在平台载体上深度融合,建设党建业务互融互促、共建共享的坚强阵地
只有将党内日常组织生活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平台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收获党建与事业发展的双丰收。浙江大学建好激发动力的教育平台。挖掘学科红色基因,一体建设本科生思政和专业教育培养方案,创新构建研究生“学科思政”“课题思政”工作模式,将学科资源转化为党员教育的教材、师资、课程、品牌和基地。王淦昌“我将以身许国”、林俊德“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等投身报国的典型事迹持续激发师生立志报国、奋发有为的心灵共鸣,形成“马兰工作室”“科学家精神展”等品牌。学校入选7部委认证的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1个,中组部首批、全国高校首篇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典型案例1篇。打造助推发展的示范平台。针对支部层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难题短板,连续5年开展党支部建设质量提升月,围绕标准化规范化、党建业务融合、党员岗位建功、党组织集体关怀、党建赋能教育质量提升等内容做全覆盖提升。聚焦所在单位事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建立强化使命引领、培育拔尖人才、关心服务群众、应急动员保障等六大类600多个党员先锋岗等平台,从中选树一批校级的党员先锋示范平台,组织党员在推动发展和服务师生中当表率、讲奉献、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奖励61项,党员负责的达78%;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1项,党员负责的达88%,学校学生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中党员占比达75%。用好党建统领的智治平台。建设干部管理“大数据”系统和组织工作数智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赋能。打造融媒体时代组织工作直达党员群众的新媒体平台“浙大组工”,全面提升内容质量和影响力,在全国高校组织工作公众号中走在前列,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讲述科技报国初心、援疆干部“用爱心守护民族团结之花”等鲜活的党员故事直抵人心。(浙江大学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