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工程硕博士培养范式中双导师制建设的现实路径

作者:陈扬 金石 刘志远 曹向辉 谢欣欣 马晓萌 发布时间:2024.12.12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高等教育》

◎摘  要  双导师制促进了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工程硕博士教育改革的关键措施,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有效切入点。双导师制的理论基础深植于多个学科领域,在实践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也面临着校企预期不一致、培养方案不明确、培养过程不互动以及评价体系不匹配等问题。为缩小双导师联合培养工程师的预期与成效差距,需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以项目合作、课程融合、团队协作、考核协同共同构建双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机制,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关键词  双导师制;工程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出明确要求:“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1]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必不可少的“国之重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关乎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是我们在国际人才竞争中下好先手棋的关键一步,是赢得国家和民族未来、把牢主动权的制胜一招。传统的工程硕博士教育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研究和学术训练,忽视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工程问题日益复杂化,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工程领域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2]。双导师制作为工程硕博士教育改革的关键措施,通过结合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资源,提供更加灵活和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平台。

双导师制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

“双导师制”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西方国家,旨在通过引入产业界专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在工程类和技术类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尝试实施双导师制,以解决教育与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进入21世纪,中国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研究生教育改革,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2009年,教育部提出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标志着双导师制在中国获得政策层面的认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强调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2020年以后,双导师制进入深化发展阶段,各高校开始制定实施细则,涵盖导师选拔、培训、职责分工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强化实施效果[3]。

1.双导师制的理论基础    

双导师制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其理论基础深植于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教育心理学、职业发展理论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等。这种模式通过结合学术导师的理论研究和行业导师的实践经验,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职业竞争力和满足工程教育的高标准要求。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都强调了适应学生认知发展阶段和社会互动在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双导师制恰恰能够满足这些需求,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飞跃。自我决定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和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均强调了自主性、能力感、关联性以及职业角色理解在学生学习与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通过结合学术导师和行业导师的双重支持,显著增强了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广泛的社会联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新精神,还帮助他们建立了对职业角色的深入理解和认识。同时,该制度通过学术和行业的双重指导,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支持,使他们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选择。此外,双导师制还紧密对接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强调工程教育的实用性以及与行业需求的结合。通过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工程理论,还能获得必要的实践技能和工程经验,从而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的要求。

2.双导师制的实践价值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双导师制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更多重视和推广。这一制度逐渐成为连接学术与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模式,对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到了积极作用。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双导师制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学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术导师通常在理论研究和学术指导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而行业导师则在工程实践、项目管理和行业趋势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通过双导师的协同工作,学生可以在掌握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获得实际工程项目的操作经验,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此外,双导师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探索精神。    

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性。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和行业需求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双导师制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行业导师的参与,使得教育内容和培养方式更加贴近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够迅速适应职场环境,而且在职业发展上也更具潜力。此外,双导师制还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行业联系和人脉资源,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顺利进入职场,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平稳过渡。    

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双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与产业界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过实施双导师制,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高校及时了解和把握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从而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参与人才培养的机会,有助于企业培养和选拔所需的人才。此外,双导师制还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科研合作、技术转移和创新实践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企业的技术创新。    

双导师制建设的现实困境   

双导师制尽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职业竞争力上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遭遇了一系列困境,主要体现在校企预期不一致、培养方案不明确、培养过程不互动以及评价体系不匹配这“四不问题”上,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双导师制的实施效果,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造成了负面影响。    

1.校企预期不一致    

校企预期不一致引发的教育与需求错位,是双导师制实施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学校作为学术性组织,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其培养目标往往聚焦于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强调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学术探索,这种目标定位有助于学生在学术领域得到深入的训练和理论素养的提升。然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更关注于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期望学生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预期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在学术追求和职业需求之间难以找到平衡点,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满意度。此外,学校和企业在文化、管理、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双方在人才培养理念上难以达成共识,影响了双导师制的有效实施[4]。

2.培养方案不明确    

双导师制下的培养方案不明确问题影响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术导师倾向于按照传统的学术培养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教授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而企业导师则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锻炼和工作经验的积累。这种差异导致学生培养缺乏一个清晰的、综合性的整体方案,使得学生在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之间难以获得平衡的发展。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不清楚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学习和研究。此外,缺乏明确培养方案也使得双导师难以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方案,影响了双导师制的培养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3.培养过程不互动    

双导师制的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的互动不足是影响学生学习体验和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术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双方在学生培养上的互动和配合往往不够充分。学术导师对学生在企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了解不足,而企业导师对学生的学术进展和理论学习关注不够。这种不互动不仅影响了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使得双导师难以形成合力,为学生提供连贯、系统的指导和支持。此外,培养过程的不互动也影响了双导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和评价,使得对学生的培养和评价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4.评价体系不匹配    

评价体系的不匹配是双导师制实施中的另一个突出问题。高校的评价体系倾向于学生的学术成就和科研创新能力,而企业则更关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这种评价标准的不一致,导致学生在追求学术成就和提升实践技能之间难以取得平衡,可能会产生冲突和困惑。同时,评价体系的不匹配也使得双导师在评价学生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难以形成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的不匹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影响了双导师制的培养质量和效果。此外,评价体系的不匹配还可能导致学生在学术和实践方面的努力得不到公正的评价和认可,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效果[5]。    

双导师制建设的路径探索    

面对双导师联合培养工程师预期与成效的落差,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清晰的培养方案,加强双导师间的沟通与协作,并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培养出既符合学术要求又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1.以项目合作推动联合培养    

项目合作是双导师制成功实施的核心,它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精准对接双方共同的需求和目标,实现校企预期的一致性,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合作是校企双方需求对接的纽带,学校拥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理论知识,而企业则掌握着市场的前沿动态和实践经验,通过项目合作,双方能够将这些资源和优势进行有效整合。校企共同确定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实现资源共享和目标一致;在重大工程项目中,学校通过项目制招生,促进了产教双方供需的精准对接,实现高校理论创新和企业工程实践的统一。这不仅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真实的工程实践问题,还促使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更加贴近产业发展的需要,提升了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6]。

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卓工学院”)是首批设立的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积极探索校企联合组建技术型导师队伍,联合设立“卓工项目”,项目要求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关“卡脖子”难题,涵盖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智慧能源、新能源电力系统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均注重学科交叉互补,校企合作基础扎实,培养路径清晰。通过“卓工项目”前置,实现校企在招生前统一培养方向,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突破了单一学科的限制,实现了多学科交叉招生,满足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需要。    

2.以课程融合促进学科交叉    

以课程融合促进学科交叉是双导师制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以通识教育理念引领专业课程建设,校企联合打造通专融合的精品课程体系,并通过带领学生走进企业、邀请企业专家进入课题两种形式,促进学生对先进科学技术、高效企业管理的认知,拓展学科交叉和创新设计的多元视野。按照国家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应注重收集工程数据,搭建虚拟仿真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与重点企业合作,开发核心课程体系,提升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东南大学卓工学院以“项目制”改革为基础,强化学科交叉的教学原则,构建核心指标体系,优化重组了教育教学内容,并打造了综合实训平台。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卓工学院设置了“卓工基础必修课”和“卓工精品课”,推进学生入企培训课程,锚定工程硕博士8个优势专业方向,制定了校企导师遴选标准。学院还特别强调“工学交替”实践模式,通过设置多样的科创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实践创新。这一课程体系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涵盖了工程通识、专业基础、专业前沿、学科交叉以及实践创新等多个模块,致力于建设聚焦前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内容,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以团队协作提升指导效率    

以团队协作提升指导效率是双导师制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构建由校内导师团队和企业导师团队共同组成的强大教学团队,积极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的团队氛围,鼓励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高校应当为校内导师提供丰富的激励措施,包括薪酬待遇、晋升机会、科研成果奖等,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在教学和科研领域通过跨领域、跨学科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对于校外导师的聘任,制定严格的条件和程序,确保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交流、问题研讨和工程实践等方面实现双导师团队的全程参与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同工作。双导师团队不仅要参与学生的学术指导,而且必须深入到工程实践的第一线,实现校内实验室教学与校外现场试验指导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

东南大学卓工学院建立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五大职能科室,细化岗位分工,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和学院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指导效率。学院牵头制定了从招生入口到毕业出口的一系列保障制度,如东南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实施办法》《卓越工程师项目遴选评审会组织方案》《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实施细则(试行)》《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规范,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卓工学院十分注重校外导师的队伍建设,学院通过卓工专项校外导师聘任流程,加强了校外导师的选聘和管理工作。学院定期发布通知,明确评聘/续聘细则,确保了校外导师队伍的专业性和质量。

4.以考核协同实现评价对接    

以考核协同实现评价对接是双导师制建设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它确保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紧密对接。应当采取创新性的措施,建立科学且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以适应不同培养目标的要求。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术成果,如学术论文和专利,还要综合考量学生在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成果和应用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强调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还应探索成立工程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专门负责学位审议等相关工作,确保学位授予的严格性和公正性。

东南大学卓工学院注重学位论文成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学位论文与创新成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如产品研发、工程规划、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这种灵活的论文形式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进一步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和对接效果,卓工学院与企业共建工程师技术中心,为学生提供了类企业级别的仿真环境和工程技术实践平台。卓工学院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提供实践平台和强化校企合作,有效地实现了考核协同与评价对接。

双导师制的深入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与产业界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飞跃。这一制度的完善与推广,不仅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更是对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的有力支撑。通过校企导师深度融合,双方共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建实训课程、共同完善学生评价指标体系,联合贯通工程人才培养全链条,确保学生在学术探索与工程实践之间实现均衡发展。通过跨学科知识的整合与工学交替的模式,培育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双导师制将在工程教育领域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为社会输送大批能够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卓越工程师,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赢得先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者:陈扬 金石 刘志远 曹向辉 谢欣欣 马晓萌,东南大学】

(原载2024年第22期《中国高等教育》)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