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出

引领村民在熟悉的土地上发现新可能

作者:吴云菲 发布时间:2024.12.09
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

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社会开始反思正规教育的局限性,尤其是它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适应性的不足。菲利普·库姆斯(Philip H. Coombs)和曼苏·艾哈迈德(Manzoor Ahmed)对非正规教育进行了定义,并提出其能够如何服务于那些从正规教育中获益最少的人,促进农村地区技能发展,从而助力农村地区脱贫。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推出了“全民教育计划”(APPEAL),将非正规教育与成人学习作为重点。90年代末,“社区学习中心(Community Learning Centre,CLC)项目”应运而生,并在中国、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蒙古国等16个国家启动“农村社区学习中心项目”(简称“CLC项目”),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扫盲和技能发展,增加收入、减少贫困,改善农村居民的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些学习中心通过动员和教育农村群众,让他们在参与社区发展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成长,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年至2003年,项目在我国云南、广西和甘肃的9个乡镇开始试点。2004年,CLC项目正式在中国生根,并进入大众视野。项目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原驻华代表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等合作伙伴联合实施,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研讨会、培训、调研、国际交流合作活动,至今已走过了20个年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时任主任辛格(Abhimanyu Singh)在2013年写给CLC项目的寄语中指出,“从当年主要承担扫盲功能的农村成人学校,到今天多功能的农村社区学习中心,中国走过了一条很长的发展道路,对在社会快速转型和城市化时期满足农村人口的学习需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一个原本从国际社会‘引进来’的理念,CLC已经充分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为农村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学习者创建了终身学习的机会”。

image.png

及时实施扫除“电脑盲”的CLC项目现代通信技术培训

陪伴这一项目走过20年的项目专家、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蓝建总结道:“这些学习中心根据社区的实际需求,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并通过联系其他组织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制定活动计划并监测其效果。社区学习中心不仅是一个教育场所,更是一个通过资源开发和人员培训提升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地方。”

CLC项目的关键在于人。项目招募了一批在全国各地开展社区学习活动的成人学校、社区教育学院、乡村小学、广播学校等,通过对其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和提供专家支持,引进农村教育先进理念,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独立开展活动。

至今,项目已培养出一批骨干校长和教师,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贴近村民,理解村民的需求,心怀教育理想,在有限的资源下建设起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带领村民们在熟悉的土地上发现新的可能。杨杰军和马富强,就是其中两位深耕一线的项目实践者。

走在龙胜大山深处的探路人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项目实验点负责人、现任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社区教育学院院长的杨杰军自1999年加入CLC项目试点以来,活跃至今。回顾过去20多年实施CLC项目的经历,他说这是一个从最初的“赶鸭子上架”到大胆地“摸着石头过河”,最后发展到“龙之脊上歌声扬”的过程。回忆起这20年CLC项目的实践与探索,他感慨万千:“只有专心致志地把CLC项目作为一项神圣事业的人,才能尝尽其中苦辣酸甜。曾经碰到的问题、战胜的困难,难以言表。但苦尽甘来,我为少数民族地区CLC项目的有效实施而深感欣慰与自豪!”

杨杰军于1990年9月开始从事民族农村职成教育工作,1999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项目结缘。他的学校地处“山底看到屋,到家走得哭”“讲话听得见,相会要半天”“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苗、瑶、侗、壮、汉多民族自治县。当时大山里不仅没有社区,还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因此,刚开始参与CLC项目时,杨杰军心里十分忐忑,周边也充满了质疑声:在这连“社区”都没有的地方,如何推动社区学习?又如何说服这里的居民接受这种新鲜的教育理念?他偏不信邪——如果这里没有社区教育,那我们就去探索,去寻找适合开展社区教育实验的载体。

image.png

CLC项目实施初见成效——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阅读协会扫盲奖”

在杨杰军的理念里,通过实践,就能发现可行性,有了可行性就不轻言放弃。

当时,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特别是在民族贫困地区开展CLC项目实验还没有先例,上级也没有相关工作要求,第一要务就是努力解决好各族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是,杨杰军发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实更需要发展村民们的技能,提升当地发展水平。因此,他不断积极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社区教育理念,尝试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实验。他相信,只要方法对,再难的事也能找到突破口。

首先,是亲自送教。那时的乡村还没有公路,杨杰军只能沿着羊肠小道步行几十公里,跋山涉水到村屯,与少数民族群众“四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与村民们打成一片,真诚地做各族群众心坎上的项目老师。

接着,是争取、动员与带领有关部门及学校的项目老师一同送教到村屯项目点施教。有一次,他带领3位项目老师送教去边远的和平乡小寨屯项目点。由于路程远,当天无法赶回,就住在群众家里。但是天公不作美。当晚下了一夜大雨,导致山体滑坡,通往县城的唯一通道被滑坡阻断了,第二天无法返回。于是,他们就留在寨子里一起“四同”。这一“同”就“同”了3天,让那3位项目老师寝食难安、焦虑万分,他们的家人与单位都到教育局“要人”。事情惊动了县政府,最终想尽办法才把他们平安接回。这件事后来让很多部门与项目老师都对送教到村屯有了后顾之忧。但这件事流传开后,感动了许多群众,大家参与项目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项目的实施。

杨杰军的努力没有白费。CLC项目在龙胜的村落里扎下了根,为村民带来了基本的文化课程、少数民族手工艺培训、民族餐饮培训、歌舞活动等,甚至为地方特色的旅游发展开设讲座。村民们开始接受这些新知识,甚至积极参与课程活动。当地的传统手工业品,如瑶族的服饰与银饰、壮族的“水酒”、苗族的油茶、侗族的草龙草狮和各民族的山歌等开始成为村民们生活中的新经济来源;而旅游技能的推广更是帮助许多村民在本地开起了特色餐馆和民宿,为外地游客展示他们的民族文化和歌舞表演。

这一系列的努力,使杨杰军带领的CLC项目逐渐深入人心,不仅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龙胜县的社区学习中心已成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其“农村社区学习中心”“农村老年人教育之龙胜模式”和“龙胜县乡村振兴大讲堂”等均荣获国家级品牌项目,龙胜县社区学习中心(民族社区教育学院)也于201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

2019年7月,杨杰军到边远的平等侗族社区学习中心授课后急着赶去另外一个学习中心时,当地群众自发结队,以当地欢送贵宾的最高礼仪,载歌载舞地欢送了他一程又一程。一首首难舍难分的侗族琵琶歌,表达出他们感谢社区好老师的真情实感,令杨杰军感动不已。他说:“只要我们项目工作者心里有各族群众,人民群众的心里就有我们。只要我们项目人真心实意为农村社区学习服务,社区群众就会把我们当亲人、当朋友,他们就会积极配合、支持与理解我们,我们的社区学习中心项目实验就会顺风顺水、心想事成。”

image.png

马富强(左一)、曼苏·艾哈迈德(左二)与农教中心齐新建博士(右一)在2014年CLC项目年会上

从“曼苏之问”到“新郑模式”

河南新郑市城关乡成人学校校长马富强,在2014年迎来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马富强所在学校加入了CLC项目,并首次带领团队参与了在兰州召开的项目年会。会议上,马富强听到了曼苏·艾哈迈德针对各地成人教育学习培训活动提出的疑问:“你所开展的培训是人民需要的吗?”他将其称为“曼苏之问”,这也让他意识到:“过去,我们总觉得只要按部就班开课就行,但‘曼苏之问’提醒我,成人教育必须以需求为核心,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去教什么。”

从兰州回去以后,马富强和相关领导说起“曼苏之问”:“大家经常抱怨成校的培训效果不好,群众不满意,为什么?每次搞培训,我们力少出了吗?工作少做了吗?问题出在哪儿?出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我们需要先调研,后培训。”

2014年底,新郑市教育局发文要求全市各乡镇成人学校迅速开展社会大调研活动,了解辖区内居民的人口结构、文化层次和生产、生活需求及拟开展的培训项目,并上交调研报告。至此,新郑市成人教育大兴调研之风,成人教育扭转浮漂之状,扎根民众,便民惠民,被河南省教育厅主管领导称之为“新郑模式”。

2015年12月,马富强随河南省成人教育考察团到浙江省德清县考察“农科教项目”时了解到,项目由领导组统一调配全县资源,由乡镇成人学校组织开展辖区内的工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借鉴德清经验,新郑市教育局和人社局联合办学,整合两家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市人社局出资金,驻新郑各大专院校出技术,乡镇成人学校组织学员,送技术下乡。将培训班办到村庄、企业,让农民和企业职工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术。月嫂班、电焊工班、电工班、叉车班、厨师班等如雨后春笋,出现在新郑市的村村寨寨。

在CLC项目中,马富强最大的收获是能够通过项目接触到成人教育领域的国际资深专家。他说:“通过亲耳聆听专家们的教诲,感受他们严谨的治学风格,我也学会了在繁琐的事务中理清思路、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得失,学会了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至理论,并用自己总结出的理论指引自己的实际工作,同时指导他人。”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反思,马富强探索出一条属于新郑的道路。他带领的团队通过与新郑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办学,针对农村成人学校资源匮乏之现状,探索出“1+1=0破解资源难题模式”,得到了河南省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的赞扬和积极推介。

杨杰军和马富强的故事只是全国众多农村CLC项目实践者所做工作的一个缩影。这些基层教育者的努力让农村CLC项目所倡导的“终身学习、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乡村扎根,焕发了生命力。

20年来,在CLC项目的推动下,全国多地创新性地开展了多种活动。在浙江绍兴柯桥、宁波慈城、慈溪周巷等地,CLC设立“盲人读报”和“盲人影院”,为视障人士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在江苏汾湖,CLC鼓励当地水产农民建立青虾养殖合作社,解决了当地农民议价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的问题;在河北平山县,CLC与当地医院合作,为残障人士提供定期体检和康复讲座;在盐城大丰,CLC开设了老年人手机课程,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在德清县钟管镇,CLC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分层培训,推动了社区垃圾分类的落实……通过技能发展、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等活动,CLC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让乡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乐趣和价值,感受到更多归属感和自豪感。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加入项目实施小组,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CLC项目工作,推动我国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在农村地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image.png

2023年12月,杨杰军、马富强和其他项目点成员与曼苏·艾哈迈德齐聚于第四期CLC项目启动会

未来,CLC项目将继续支持非正规教育领域内的教育从业者,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农村成人教育提供更多中国经验。(作者 吴云菲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技能发展促进农村转型项目协调员。蓝建、杨杰军、马富强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12期)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