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如何有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成为每一所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近日,记者随同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调研团队,赴山东省采访调研。亲身感受一线学校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的大胆创新和探索,以及他们对新课标、新教材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以下简称“育秀小学”)秉承毓秀教育理念和“向内生长,向外发光,做优秀的自己”的课程目标,将国家、地方及学校进行整体系统的建构,建构立体式“毓·秀”课程。毓正·书信课程正是其中的特色课程之一,立足中国书信文化,以家国书信为载体,以历史背景为支撑,融合德育、美术、科学、语文等多个学科,带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身心参与,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书信教育之中。
在育秀小学,几乎每个学生都在“育秀邮局”寄过信。学校的“育秀邮局”有固定的投信、取信时间,一学期能收到信件千余封。
“李校长,清华大学的校园真大,真美!”育秀小学三年级学生程姝涵暑假去到清华大学后,给校长李雅写了一封信,兴奋地表达了她的所见所闻。她把自己写的信投进“育秀邮局”的邮筒里,期待着几天后校长给自己的回信。
育秀邮局。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彭诗韵 摄
当被问起都给谁写过信时,同学们七嘴八舌打开了话匣子。“我给我们班主任写了一封信。”“我教师节的时候给王老师寄了一张明信片!”“我给我妈妈写过。”“我和校长是笔友!”……
建议信、道歉信、感谢信、毕业祝福信……在一次次的信件传递中,书信已成为育秀师生们交流的常态。学生们遇到困难会给老师写信求助,心情低落也会跟老师写信倾诉,有了高兴的事也十分愿意在信中与老师分享。老师们也把对学生的爱融入字里行间,融入一封封书信中,与学生进行文字交流,成为了真正走进孩子们心灵的人。书信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成为家校、师生关系的坚实纽带。
看到了书信文化产生的力量,学校便有意识将“信”元素融入学校重要仪式。入队仪式,学校给孩子们写下一封家书;十岁成长礼,家长们也为孩子们写下家书;毕业典礼,学校以相“信”未来为主题,班级毕业照是学校寄出的明信片。
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学校供图
在浓厚的书信氛围中,育秀小学以“书信”为核心,厚植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文化素养,拓展开发出一套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结合各学科特点和综合实践教学,让学生走进书信博物馆、参与邮票的设计与印刷、体验校园邮递员等活动,带领学生阅读名家家书、与友书、盟书交流,感悟先人的品格,内修学生品行,向外探索书信文化的实践项目。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场馆,不仅提升了实践能力,更丰富了情感体验。
在班级组织的“给二十岁的自己写封信”活动中,五年级学生刘雨琪这样写道:“那时的你,应该已经回到家乡,回到育秀小学当了一名数学老师。”当被问起为何对自己的未来目标如此笃定时,刘雨琪的脸上扬起了灿烂的笑容,“学校这么好,只待六年不够。”
学校的情感关怀为学生们搭起了温暖的港湾。一封书信,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门,让学生去发现另一片天地。书信中,有传统文化,更有家国情怀,有用心用情,更有启迪唤醒,在书信的浸润下,每个孩子都充盈着自己的内心。
小小志愿者们讲述自己与“育秀邮局”的故事。学校供图
“一所学校更应该是一个鲜活而富有力量的生命体。”李雅说,“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注重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平衡好学业目标和关怀支持这两条‘DNA基因链’,学校才能蓬勃发展。”
“看书信”“寻访”“写书信”“读书信”“听书信”“回书信”的过程,丰富了孩子的情感和表达需求,增加了社会交往经历,也让家长、社区、社会多角度了解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校一起为学生搭建起全环境育人的网络系统,对学生成长形成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信,是连结,更是融合。向内自我总结反省实现成长,向外融入群体走向社会逐步发光。一封封信里体现的不仅是一次次实践经历和教学成果,更见证着学生们一步步成为更优秀的人。(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彭诗韵)